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832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考点】地球的大小 【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解答】解: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2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

2、术的产生与进步【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在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解答】解:在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最先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点评】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找出依次所经过的大洋3从南极到北极,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A由大到

3、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由小变大再减小【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了纬度的变化规律,属于基础题4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

4、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北方,应选择建在南极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时,观察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以此判定该题5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E,160WB20W,160E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

5、】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6本初子午线是指( )A赤道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 【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

6、东经,以西是西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牢记即可7读经纬网图,完成第7题读出和的经纬度分别是( )A;(0,20W)B;(0,20E)C;D;【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点的经纬度是2

7、0N,40E;点的经纬度是0,20W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8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属于基础题目,一定要学会地球上方向的辨别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温度带示意图,完成下第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位于北温带B两地终年寒冷C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冬至日,地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

8、自转与公转【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位于66.5N90N之间,属于北寒带,终年寒冷;位于23.5N66.5N之间,属于北温带,四季分明;位于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

9、地为极昼,终日可见太阳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划分及概况,读图解答即可10如图示时刻(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地获得太阳光热较地多C北京正处于夏季D正是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

10、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解答】解:读图可知:此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故A正确;地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太阳光较少,地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光较多,故B错误;此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北京应为春季或秋季,故C错误;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应是11月次年2月份,此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南回归线附近,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理解回答即可1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转C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D地

11、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解答】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结果,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 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辨别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解题的关键12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时间出发最好( )A3月1日B5月1日C6月1日D12月1日【考点】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洲环

12、境的意义 【分析】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解答】解: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13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A图例B方向C分层设色D比例尺【考点】地图三要素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

13、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C【点评】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14“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地图的方法,适应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B所有经纬网的地图C带有指向标的地图D不带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解答】解:地图上有指向标,一定要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有经纬网的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定方向,不带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才采用上北下南,左西

14、右东的方法判读方向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请理解记忆15在比例尺为1:200000地图上量得两地直线距离是3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A6千米B0.6千米C60千米D4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得到:实地距离=3200000=600000厘米=6千米故选:A【点评】在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6下列选项中,A、B、C、D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B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C山顶 盆地 山谷 山脊D山顶 山脊 山脊 山谷【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