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750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30分钟高频考点练 高频考点一 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分钟高频考点练高频考点一生物和生物圈(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4滨州学业考)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繁殖【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应激性;能进行生长、发育,长到一定程度成熟后能繁殖后代,具有新陈代谢现象;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具备这一特征。所以选项A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2.下列古诗中,

2、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解析】选A。红豆发芽描述的是生物生长发育现象;明月别枝惊鹊指鸟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泥融飞燕子是指燕子的筑巢行为;点水蜻蜓是生殖后代。3.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图中人的表现,体现了生物具有哪项特征()A.新陈代谢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长D.奔跑【解析】选B。本题结合实例考查生物的特征。人的这种表现,是遇到敌害这种外界刺激时,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反应,是一种应激性。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可以使生物很好地逃避敌害,有利于其生存。4.(2014益

3、阳学业考)为了解“六九杨”对益阳市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先后到赫山、资阳、沅江、大通湖、南县等地实地考察,走访相关人员。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推测法C.调查法D.测量法【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方法是调查法,它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

4、何时南飞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C.哪种月季漂亮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解析】选C。本题考查科学问题的判断。大雁何时南飞,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大雁的迁徙行为;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鼠妇的生活行为;哪种月季漂亮,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菜青虫的食性。6.(2014龙岩学业考)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表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位置鼠妇数量光照土壤潮湿度纸盒左半部10只明亮干燥纸盒右半部10只阴暗湿润A.各放1只鼠妇即可B.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C.

5、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D.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探究实验”基本思想和原则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可重复性、对照性和单一变量原则。A项,各放1只鼠妇,这不符合可重复性原则,会使实验结果有偶然情况发生,所以不正确。C、D项不符合题干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要求,所以不正确。B项,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这样使实验只有“光照”这一变量,符合题目的要求也符合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7.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

6、,该实验的变量为()A.温度B.光照C.湿度D.空气浓度【解析】选A。本题考查变量的判断。进行对照实验时,两组或几组装置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唯一不同的因素就是变量。本题中,甲、乙两套装置只有夜晚温度不同。8.(2014青岛学业考)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果A表示的是一种狐的数量变化,那么B表示的是哪种生物的数量变化()A.捕食狐的一种生物B.与狐有共生关系的一种生物C.被狐捕食的一种生物D.与狐有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解析】选C。本题考查捕食关系的判断。由图中两条曲线可知,这两种生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关系表现

7、为捕食者数量随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被捕食者数量又会减少,二者表现为“你增我减”的不同步关系,因此从A、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可知,B表示的是被狐捕食的一种生物。故选C。9.(2015南京模拟)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蒸腾作用旺盛,降雨量增加,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10.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属于模

8、拟实验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D.实验结果可能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解析】选A。本题考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此实验为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实验的结论应该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由以上分析知选项B、C、D都是正确的。此实验是利用鼠妇直接做实验,而不是模拟实验,选项A不正确。11.(2014苏州学业考)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在人体中富集()A.水B.空气和土壤C.食物链D.皮肤接触【解析】选C。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营养级越高,所含有毒物质

9、越多。12.(2015益阳学业考)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的结构:阳光草兔狐B.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南方(森林)古猿直立人智人【解析】选A。食物链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起始端应为生产者,所以阳光草兔狐是错误的。13.(2014昆明学业考)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解析】选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

10、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4.收看新闻联播时,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圈的组成。收看新闻联播时,转动的地球呈现的绿色代表岩石圈,白色代表大气圈,蓝色代表水圈。15.“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称为()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

11、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记能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人作为其中的平等一员,应善待其他生物。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16.(16分)(2014青岛学业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草、蛇等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中的进入它的体内。如果过度捕杀蛇,短时间内会导致草的数量大量,易导致该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3)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填写数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12、。(4)把上述动物所属的类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草、蛇等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中的能量进入它的体内。如果过度捕杀蛇,鼠因捕食者大量减少而数量剧增,短时间内会导致草的数量大量减少,易导致该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此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3)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能把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

13、质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实现了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物质循环;因此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细菌、真菌。(4)鼠是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鹰是鸟类,因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蛇、鹰、鼠。答案:(1)生态因素(2)能量减少生态平衡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3)细菌、真菌(4)蛇、鹰、鼠17.(19分)(2014衡阳学业考)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深山里的秘密)中国小鲵,是衡阳市三位女中学生重新发现的。经华南师范大学沈猷慧、邓学健等专家教授鉴定:认定她们新发现的“狗头娃娃鱼”就是中国小鲵。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她们

14、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获得了“英特尔英才奖”。三位女中学生在考察中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据图请回答:(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部分和者。(2)图中有条食物链,蛇和鹰是关系。(3)中国小鲵现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亲爱的同学,你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保护措施呢?(任提1条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方面的相关知识。(1)图中的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节肢动物青蛙蛇鹰,草节肢动物中国小鲵鹰,共4条。鹰以蛇为食物,两者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两者又是竞争关系。(3)由于中国小鲵的数量较少,所以可以把它们移入动物园或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保护,对人们要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答案:(1)非生物分解(2)4捕食和竞争(3)可以把它们移入动物园或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保护,对人们要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18.(20分)(2014昆明学业考)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请回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鸡与菜青虫的关系是,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属于(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解析】本题考查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