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亭记(精华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82654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山亭记(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道山亭记(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道山亭记(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道山亭记(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道山亭记(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山亭记(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山亭记(精华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苏洵 苏轼 苏辙,有一个人,来自北宋; 有一个人,他落榜不失志,终于中进士; 有一个人,他曾拜欧阳修为师,并得其精髓; 有一个人,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月同日中进士 ; 有一个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中最鲜少被人提及的。,有一个人:,-曾巩,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

2、著有元丰类稿传世。,作者简介,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届满将调任广州,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 福州,古时山水险恶,交通不便,仕者多不愿前往。程师孟任职期间治郡很有业绩,百姓安居乐业。,写作背景,道山亭记,-曾巩,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写法:,阸 絙 踬 蟉糅 镂 陿 桀 嵚崟 簟 壒 相属 昼夜属于门庭,( a ),( gng ),( zh ),( li ru ),(lu ),(xi ),(ji ),(qn yn)

3、,( a ),(din ),( zh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代,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地区的国家之列,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这在闽地的通道,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接没有间断,连续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看看州、县(城)的四面也都是山。,定语后置句,应为“其在闽之路”,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

4、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的粗绳,有的垂直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斜路像钩子一样弯出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如果走水路,那么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

5、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纵横交错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它的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点差错,就会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长大生活在水上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的,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第1段中所写的

6、福州的山水有何特点?,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 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让水赋予了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第一段脉络,闽地 山水 险恶,闽地行政区划的演变,其陆路之险,其水路之险,比喻、排比、夸张 正写、侧写,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福州的州治所在地侯官县,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央,所说的闽中就是这里。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

7、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沟,沟可以通大海,用船载物的人白天黑夜都聚集(人或物)到自己家门庭院。,治:旧时称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山脚有很多高大树木,而工匠大多有良好的技巧,人们以自己房屋的巨大壮丽相夸耀,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他们的住宅华丽。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

8、而立。那些附靠着山的,佛教、道教的庙观有数十百处,它那奇伟怪异绝然不同的形状,大概(表明)已经用尽了人力。,第2段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地理位置 地势 地域风貌 城市风貌 城市建筑 整体形象,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位于闽中)。,(平而广)。,(枕江面海)。,(路多,舟船交通便利)。,(居室巨丽,寺院特盛)。,(三山鼎立,山上寺庙众多而奇美)。,第二段结构,百姓僧侣安居乐业,福州城的环境:,百姓住宅:,佛道庙宇:,平坦便利,宽敞华丽,数十百,奇伟怪异,程师孟治理有方,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光禄卿、直昭文

9、馆程公治理这个州,在闽地的高耸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那些优美的山水,宏大的城池,繁荣的宫室,不用走下竹椅而四面观望,可尽收眼底。,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比得上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所以把它命名叫“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闽地因为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前往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危险,而且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

10、志向多么伟大啊!,抗:通“亢”,高。使动用法,使高,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让那里的城邑焕然一新,又使那里的教学方式改变,并且他的余功又在于修建道山亭。大概他在福州任满,立即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又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道山亭由来,建亭之经过,程公之旷达,第三、四段的脉络:,道山亭记,闽地山水险恶,百姓安居乐业,道山亭由来,总述程孟师业绩及改任情况,闽地行政区划的演变,其路之险,

11、其水之险,侯官县的环境,百姓、僧道之居所,建亭经过,程公之旷达,对比,文章结构,讨论: 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山水险要,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难得而有成;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师孟的政绩之高。,讨论: 人们评论曾巩的散文纡徐和缓,儒雅醇厚,结合本文谈谈这一艺术特色。,文章开头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要目的,写程公不怕闽地险且远,而能安于其居,逍遥世外,做出政绩,这才是全文的主旨。文章开头由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接起文脉, 写程公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而程

12、公能因其地善,寓耳目之乐,将思致寄寓于尘埃之外,志向远大!第四段才直接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又不发掘景物的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远远道来,娓娓而谈。文风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体现于此。,文章称赞程师孟处偏僻险远却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你认为面对逆境或苦难,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逆境或苦难,悲伤、愤懑、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接受眼前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改善环境,也改善自己的心境。面对苦难,可以以一种更有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接受它。,合作探究:,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山相属无间断相属:相连 B.人以屋室巨丽相矜相

13、矜:互相夸耀 C.其城之内外皆涂涂:通“途”,路 D.三山者鼎趾立鼎趾:鼎的足,像鼎的足一样。,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盖以其陿多阻 欲以客往赴秦军 C.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 燕王欲结于君 D.程公能因其地之善 罔不因势象形,副词,才,介词,和,跟,介词,依照,介词,因为 动词,带领,B,3.下列语句能表现程师孟“志壮”的一组是( ) 择然后可投步 以寓其耳目之乐 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既新其城,又新其学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 A. B. C. D.,写闽地陆路的险恶;写闽

14、地水路的险恶;反映程师孟的升迁。,A,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极力写闽地地理环境的恶劣,并用汉代的史实作证,意在暗示为政治闽难也,这为下文程师孟的治闽作了有力的铺垫。 B.作者称颂程师孟的治闽政绩,可以从闽地百姓的水运、民居及道观等方面反映民之乐中找到答案,也可从为政者程师孟筑亭寓乐中窥见真情,还可以从程的升迁得到肯定。 C.程师孟不避险境来闽治政,修亭并命名为“道山之亭”,究其仕途,可窥视其为政得乐且有随道隐居的思想。 D.文章写闽地险境的内容给人印象特别深,“其水陆之险如此”总结了开头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写的内容,以及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方面照应,显得文章条理清楚。,C,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译:_ (2)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译:_ (3)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译:_,如果不是当地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轩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政及品行好而闻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