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588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文言文(25分)(一) 默写(12分)1、一年好景君须记, 。(苏轼赠刘景文)2、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3、 ,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春晚二首)4、枕中云气千峰近,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5、 ,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春寒)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6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2、云:“何陋之有?”7、本文选自 (朝代)文学家 名篇陋室铭。(2分)8、翻译句子(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篇末的最后一句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用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7分)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上:刘邦信:韩信不:同“否”差:不同等第为:被禽:同“擒”捕捉 10、解释加点字(2分) (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尝( ) (2)如我,能将几何?

3、 将( )11、对加点字意思解释一样的是( )(3分)A、为木兰之柜 何为为我禽B、此可谓善卖椟矣 而善将将C、于君如何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12、这段短文里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从这段对话中也能看出韩信是一个 的人。(2分)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8题(16分)大雁情沈致远在美国田野的池塘边草地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大雁在悠闲地吃草。大雁的英文名称是anadian goose,直译为“加拿大鹅”。大雁身披棕灰色的翎毛和雪白的腹羽,黑色的头颈上有一圈白色的“项链”,清丽脱俗。我工作的研究机构分布在几个地方,那个占地一百英亩(约合

4、六百市亩)的区域有大片草地,绿树成阴,还有一个小湖,几百对大雁栖息其间。由于气候适宜,水草丰茂,这些大雁乐而忘返,几乎忘记了一年一度的迁飞,更不知加拿大在何方。大雁实行“一夫一妻制”,总是比翼齐飞,并肩漫步,一起悠闲地吃草。春天是大雁交配的季节,产卵后,雌雁专司孵化,雄雁负责警戒,不让生人靠近。刚破壳而出的小雁就会摇摇摆摆地走路,黄黑条纹的绒毛,胖乎乎的十分讨人喜欢。这是雁妈妈和雁爸爸最高兴和最骄傲的时候,雁妈妈领头,雁爸爸殿后,带着排成一列的雁宝宝,领它们去吃草、散步和游泳。为了保卫家庭的安全,雁爸爸时时警觉地环顾四方,随时准备战斗。有一天我开车经过,看到路边一对雁妈妈和雁爸爸带着两只雁宝宝

5、在散步,就停下车来想欣赏一番。不料机警的雁爸爸马上张开双翅头颈贴地冲过来,为了不打扰这个温馨的小家庭,我只好将车缓缓地开走。雁爸爸的勇敢无畏使我很受感动:面对这钢铁庞然大物,它竟然奋不顾身。大雁的家庭规模不一:有五六只雁宝宝的大家庭,也有一两只雁宝宝的小家庭。但不论大小,雁妈妈和雁爸爸都非常尽职。有一次看到一个迷你小家庭,雁妈妈和雁爸爸一前一后,带着仅有的一只雁宝宝从雁群的众多大家庭中穿过,依然昂首阔步,丝毫也不自卑,使人看了感到既有趣又怜爱。暮春时节,雁宝宝正开始长大毛。去年的某一天,夫人下班回家就朝着我大叫:“你猜我看到什么啦?”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反问:“你看到了什么?”她欣喜若狂地说:“

6、我看到了大雁办的托儿所!”“大雁有托儿所?!”她接下去说:“千真万确!早晨我开车去上班,发现一长溜二三十只雁宝宝,由两只大雁领头,另外两只大雁殿后,列队越过马路向湖边走去,井然有序,大家都停下车来礼让。想想看!这么多雁宝宝肯定不属于同一个家庭,不是托儿所又是什么呢?”我说:“对!是个托儿所。大雁竟会办托儿所,简直不可思议!”夫人惋惜地说:“真遗憾照相机里没有胶卷了,否则拍一张照片多好。”第二天我自己去看,果然看到二三十只雁宝宝由四只大雁带着在大树阴下悠闲地吃草。这以后,大雁托儿所成了两人经常的话题。看来大雁托儿所可能比人类托儿所历史更悠久,在人类高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前,它们早就实现了。过

7、去我们只知道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形,是巧妙地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最省力气的队形;大雁每年南北飞迁几千里而不迷航,是因为有特殊的导航系统,我们曾为大雁的这些智慧而感到佩服。如今又亲眼看到大雁的育儿智慧:幼小时由家庭抚育,稍长后由托儿所照看。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不!雁力,使得为抚育小雁耗尽精力的大雁能够休养生息。小雁上托儿所,父母也放心,万一遇到狐狸袭击时,四只大雁会发出警报,招来整个雁群合力保卫。夫人又发挥她的想象力了:“晚上睡觉时,托儿所的雁宝宝睡在整个雁群的中央,狐狸就无法偷袭。”我故意逗她:“你又没看见,怎么知道?”她说:“猜想啊!既然它们白天会把小雁集中起来,晚上也会的,因为一个多月大的雁宝宝

8、已经不能再钻在父母羽翼下藏身了。”大雁托儿所最重要的作用是训练雁宝宝,使它们从小就懂得相亲相爱,习惯于集体生活;培养它们守纪律,幼时列队而行,长大才会列阵而飞。我们为大雁的超凡智慧和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无比惊讶和震撼。我们在想:什么样的大雁才够资格当选为雁群的灵魂工程师呢?盛夏时原先的雁宝宝都已长齐大毛,变成俊美的少男少女了,大雁托儿所也解散了,仍回到雁爸爸和雁妈妈身边。这年遇上百年大旱,草地逐渐枯黄,雁群为了生存结队飞出去找吃的,只留下几只孤雁。夫人对我说:“它们一定开过会,讨论由谁留守根据地。”我被她那认真的神态逗笑了,说:“它们一定会回来团聚的。”她接着说:“留守的任务很艰巨,不仅要忍

9、饥挨饿,还要随时迎战乘虚而入的领地争夺者;雁群归来时,不知该怎样表彰这几位具有牺牲精神的留守者呢?”13、文章第三段中“雌雁专司孵化”的“司”,根据上下文,应该解释为 (1分)14、文章第五段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结合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意思:(2分) 15、文章第二段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16、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定义一下“大雁托儿所”: (2分)17、根据文中内容,大雁托儿所的功能可谓强大,请你概括出至少三点:(3分)(1) (2) (3) 18、读罢此文,对大雁这种鸟儿,你的认识想必要比之前更多了吧,请在文中挑选三个关键词,然后把它们连缀成句,说一说,你心

10、中的大雁形象,不少于30字:(1)三个关键词是: (3分)(2)你心中的大雁是这样一种鸟儿: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4题(19分)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节选)李娟 卡西开始准备打馕,面已经揉好,醒了一个多小时了。 我掐指一算,旧馕还有七八个,我们一家四口再吃三天才能吃得完。等把旧馕吃完了,此时打出来的新馕也相当遗憾地变成旧馕了。真是,为什么不再缓一两天呢。 新烤出来的热乎乎香喷喷的馕不吃,却一定要吃旧的,真是令人伤心。因为这样的话,生活中就一直只有旧馕可吃。 但再想一想,要是先吃新馕的话,当时是很享受啊,但旧馕怎么办呢?吃完新馕,旧馕就更坚硬更难下咽了,不吃的话又有浪费粮食的罪过

11、。这好比把好的日子全透支了,剩下的全是不好的日子。但如果能忍住诱惑,就会始终过不好不坏的日子。 那为什么不边打新馕边吃呢?对游牧家庭来说,那样就很容易接不上茬。馕要边打边吃,不能统统吃完后临时再打。那样不但有可能会在平顺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手忙脚乱的情景,若遇到来客的话更狼狈失(cu),让人笑话了连现成的馕都没有,这日子怎么过成这样?这家女主人也太不会经营打理了! 馕一次性就要烤够三四天的,如有要招待客人的计划或搬家,则会一口气打得更多,避免一切突发情况。 在山野里烤馕的话,条件简陋多了。尽管条件有限,不好挑剔,但我还是对卡西烤的馕意见很大。 盛面团用的破锡盆之前一直扔在火坑边装牛粪的,前几天还用

12、来装过垃圾呢。要早知道它的真正用途是这个,每天我都会把它擦得亮锃锃的。 自然了,这只用途广泛的锡盆看上去很脏。卡西为了让它干净一点,就反过来在石头上“邦邦邦!”磕了三下。然后直接把刚揉好的柔软洁白的新鲜面团扔了进去 我以为她起码会用水浇一浇,再拿刷子抹布之类的用力擦洗。最次也得拾根小棍,把盆底的厚厚泥块刮去啊 但我闭了嘴一声不吭,如此这般烤出来的馕都吃了那么长时间了,至少一次也没毒死过,连肚子疼都从没有过。卡西先把牛粪堆点燃,烧一会儿后,把火堆扒开,将盛了面团的锡盆放到火堆中间烧烫的空地上,再把四周烧红的牛粪聚拢环贴着锡盆,最后在馕饼上盖一块皱皱巴巴的破铁皮那是家里每天扫过地后用来铲垃圾的简易簸箕。这回她连磕都没磕一下,盖上去的一刹那,看到细密的土渣子从簸箕上自由地倾洒向雪白的面饼。她又把少许烧着的牛粪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