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617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三,四,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总述 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三,四,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热量。 3.分异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如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非洲大陆西岸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4.分布规律:东西向延伸、南北

2、向更替。 预习交流1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哪些纬度带表现得最明显?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答案:低纬度和高纬度;低纬为热带雨林带,高纬为针叶林带、苔原带。,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三,四,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原因:海陆分布。 2.形成基础:水分。 3.分布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 荒漠带。 预习交流2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哪个纬度地带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中纬度地区。,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三,四,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原因:海拔的变化。 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分布规律:山麓与水

3、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 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迁移应用,典例精析,一,二,知识精要,知识架构,一、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两种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1】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自然带D的分布规律是 ,自然带E的分布规律是 。 (2)属于同一气候类型的两个自然带字母代号是 和 。 (3)自然带A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的原因是 。 (4)自然带

4、H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其在大陆东岸向低纬延伸,在大陆西岸向高纬延伸,原因是 。,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自然带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自然带E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两个自然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为热带雨林带,它在图中东岸向高纬延伸的原因是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处在信风带的迎风海岸,因此降水多,形成雨林植被。南半球由于受陆地分布的限制,因此无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北半球大陆东岸与西岸纬度分布高低不同的原因是受寒、暖流影响。 答案:(1)分布在南北纬3

5、040的大陆西岸 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2)G I (3)东侧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处在信风带的迎风海岸 (4)南半球该纬度带是海洋 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在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

6、处纬度越来越高 (2)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1)D (2)B,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一一对应,轻松搞定 不同的气候区对应着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和气候具有一一对应性,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注意: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名称并非完全一致。 (2)同一自然带可能对应两种气候类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都有对应性。 (3)同一气候

7、类型可能对应多种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对应。,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差异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非地带性差异 (1)概念:某些地区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 (2)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例2】 (2015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架构,

8、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思路分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据图知,基带为暖温荒漠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带是森林带而不是荒漠带,A项错;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项错;昆仑山北侧位于暖温带,基带是荒漠带,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项错。综上,选C项。第(2)题,考查地

9、域分异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说明三地的海拔、光照、温度差别不是太大,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引起的。故选B项。 答案:(1)C (2)B,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2015广东文综,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

10、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答案:A,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名师点津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 (1)判断山体垂直自然带多少: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根据自然带判断坡向。 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一,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典例精析,知识精要,(3)判断自然带分布的纬度与海拔

11、。 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图示: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一,二,知识架构,读教材图5.12(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北坡基带有何差异?为什么? 答案:差异: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原因:纬度和海拔差异。 (2)山地自然带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拔和山体相对高度。如图所示:,(3)南、北坡雪线高低是否相同?为什么?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不同:北坡雪线高,南坡雪线低。原因: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雪线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图所示:,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 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判读方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若由热量造成,则该山地一般位于北半球;若由降水造成,则考虑迎风坡因素。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上图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说明位于热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山地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多,为迎风坡。 (5)判断阴阳坡:阳坡自然带上界高,阴坡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