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26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鲁教版必修3(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A,A,B,C,D,A,30N,40N,太 平 洋,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高寒雪莲,热带椰子林,一、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不同区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差异,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成因,一、区域差异,二、区域差异的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地理位置(纬度位

2、置、海陆位置),日本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国土的3/4,平原面积狭小,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活火山。,英国地形,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二、区域差异的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均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中 纬度,气候较湿润。 (2)区域差异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日本与英国自然环境的差异,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

3、的2/3,植物种类多样,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贫 乏,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运河相通,煤、铁、石油,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 过程中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英国矿产分布,英国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其中煤、铁主要分布在英国中部( 伯明翰等),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海地区(北海油田)。,英国工业和矿产分布,英国的纺

4、织、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英国中部,而汽车、飞机、电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伦敦周围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尤其是苏格兰地区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的“硅谷”。石油加工工业多分布在苏格兰北海沿岸地区,如阿伯丁。,日本工业分布,濑户内海,北九州,阪神,中京,京滨,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 (2)区域差异,日本与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

5、水平高。曾大量向海外移民,英国的产业结构(2000年),日本的产业结构(2000年),3、农业生产的比较,(1)相似性:农业在经济中均不占重要的地 位,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 (2)区域差异,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达,占主体地位,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以畜禽饲养为主,放牧和饲养并存,4、工业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 位,工业比较发达,都充分利 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发展本国 工业。 (2)区域差异,日本与英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钢铁、纺织、造船、汽车、飞机、石油加工、电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

6、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九州岛,工业大都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发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发展,疑难点,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临海型”特点? 英国工业为什么具有“资源型”特点?,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多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便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英国虽是个岛国且港湾优良,但由于英国的煤炭、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因此,英国工业大都接近原料产地布局。,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三

7、、我国的区域差异,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复杂的地质作用,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转向,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降水,(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 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 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 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三 大 自 然 区,西,干,北,半,旱,旱,干,区

8、,青,藏,寒,高,东,区,部,风,季,区,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区,海陆位置,受季风影响,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纬度位置,热量条件变化,同一性,差异性,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一)东部季风区,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

9、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14003200 ,32004500 ,45007500 ,7500 ,三面环山,平原广布,寒温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黑土、灰化土,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以太行山为界,西高东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黄土、钙质土,冬小麦、棉花、花生及高粱、谷子。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山地、盆地、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红壤、水稻土、紫色土,水稻、棉花、油菜。一年两熟或三熟,多低山、丘陵,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

10、、季雨林,砖红壤,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三熟,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深居内地,地形阻挡,干旱气候,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干旱特征明显,西北区,同一性,差异性,东西差异,距海远近,降水量变化,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范围:,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等。,B.地形地势:,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C.气候:,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D.土壤生物:,植被大部分为沙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低,生物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E.水文:,

11、多属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多但多是咸水湖。,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较东部季风区小,绿洲农业和牧业较发达,但应注意荒漠化的影响。,年均降水量150450mm,年较差3540,海拔1000-1200米的高原,高原广阔,少山脉。,除黄河、西辽河,多为内流区,草原为主,畜牧业,旱作农业,牛,羊,奶制品,年均降水量200mm,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山地,盆地,发育河流多;流程短;水量少,多季节性河流,荒漠草原 、荒漠,绿洲农业,旱粮,葡萄,棉花,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光照及温度

12、条件较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在高山带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适于耐寒动物如牦牛、绵羊放牧。,西北是完整的高原,东南部为地势较低、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1、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2、地域差异:,(1)水平差异:,思考:为什么在青藏高寒区从高原边缘至内部的垂直变化 由繁及简?,(三)青藏高寒区,A.范围:,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B.地形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C.气候:,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D.土壤生物:,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少,动物稀少,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E.水文:,

13、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较多的冰川、湖泊。,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因自然条件恶劣,所以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农业。,3、青藏高寒区内人类活动的垂直分异,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结果:,注 两海:上海、海南;两江:江苏、浙江 两广:广东、广西;两湖:湖北、湖南,经济发展状况,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我国的区域差异,区域,要素,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地理位置,区域,要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点,人口与城市,26.(2

14、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园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园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2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4分);日照较少( 2 分)。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

15、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高考链接】,(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高考链接】,(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 (3)1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2海洋运输;3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5)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

16、,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06重庆文综36】 36、(36分)图4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12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12分)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高考链接】,例3 06重庆文综36 图4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12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12分),地理信息(图象等)分析地理位置判断 地理要素地域差异比较地理特征描述,(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