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04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 遗传、变异和进化,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考点透视,考点1 孟德尔定律的应用,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基因分离定律,基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F1自交比例3:1,F1测交比例1:1,F1花粉鉴定比例1:1,F1自交比例9:3:3:1,F1测交比例1:1:1:1,F1花粉鉴定比例1:1:1:1,2明确性状显隐性的3种判断方法 (1)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 (2)自交法: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假设推证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3把握验证遗传两大定律的两种常用方法,自交法,测交法,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符合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异常分离比的分析 (1)一对相对性状 21显性纯合致死。 121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如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2)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典例解析,例1.,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

4、;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例2.,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5、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答案 C 解析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aann)杂交,得到F1(_a_n),对F1进行测交得到的F2中粉红(Aa)白色(aa)13,中间型花瓣(Nn)宽花瓣(nn)11,则F1的基因组成中A基因a基因13,所以关于A、a基因,F1的基因型是Aa(占1/2)、aa(占1/2),F1的基因组成中N基因n基因11,所以关于N、n基因,F1的基因型是Nn,故F1的基因型是AaNn、aaNn,可推出该亲本的基因型是AaNN,表现型为粉红窄花瓣。,例3

6、.,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 实验1 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 全部为无毛黄肉 实验2 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 全部为有毛黄肉 实验3,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4)若实

7、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有毛,黄肉,DDff、ddFf、ddFF,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ddFF、ddFf,例4.,为研究番茄果皮颜色与果肉颜色两种性状的遗传特点,研究人员选取果皮透明果肉浅绿色的纯种番茄与果皮黄色果肉红色的纯种番茄作亲本杂交,F1自交得F2,F2相关性状的统计数据(单位:株)如下表。请回答: (1)果皮颜色中_属于显性性状。 (2)研究人员作出推断,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果肉颜色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 _。 (3)让F1番茄与果皮透明果肉浅

8、绿色的番茄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果皮黄色透明)(果肉红色浅红色浅绿色)(11)(211),则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_ _,黄色,F2果皮黄色透明符合31,应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2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符合1231,应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颜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果肉颜色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技巧归纳,(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种类相同、数量不相等 雌雄配子都有两种(Aa11)。 一般来说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 (2)自交自由交配 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强调群体中所有个体随机交配。 (3)性状分离基因重组: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所致,基

9、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考点透视,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2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世代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3X、Y同源区段遗传特点 (1)涉及同源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XAXa、XaXa,男性为XAYA、XAYa、XaYA、XaYa。 (2)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如XaXa()XaYA()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 如XaXa()XAYa()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

10、性。 4解答遗传系谱图类问题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确定遗传性状的显隐性:“无中生有”法、“有中生无”法。 第二步确定基因所在位置:用反证法,按Y染色体、X染色体、常染色体顺序判断。 第三步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隐性纯合突破法、逆推法、顺推法。 第四步计算相关个体遗传概率:涉及多对性状时,拆分为分离定律。,例1.,典例解析,D,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例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均含有2条异常染色体,生育一个不含异常染色体

11、的正常孩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对夫妻各自体内的基因总数有可能未发生变化 B这对夫妻各自含有的两条异常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C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6 D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有两条异常染色体的孩子可能表现正常,B,例3.,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 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 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 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3 和5 均为AB 血型,4 和6 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

12、。2 基因型为Tt 的概率为_。 (2)5 个体有_种可能的血型。1 为Tt 且表现A 血型的概率为_。 (3)如果1 与2 婚配,则后代为O 血型、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_、_。 (4)若1 与2 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 血型 的概率为_。若该女孩真为B 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 概率为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2)3 3/10 (3)1/4 1/8 (4)5/16 13/27,例4.,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

13、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答案 B 解析 根据分析,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F1出现长翅雄蝇(B_ XY)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雌、雄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r,D正确。,技巧归纳,1.

14、遗传概率分析中的注意点 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 (1)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或女孩)的概率,这种情况下需要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 (2)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或女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不用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2.(1)XY型生物:XY雄性个体其X染色体只来自母方,只传向雌性子代,Y染色体则只来自父方,只传向雄性子代。 (注:ZW型生物其基因在雌雄性别方面的传递规律与XY型相反,如ZW为雌性,其Z染色体只来自父方(ZZ),只传向雄性子代,而W染色体只来自母方,只传向雌性子代。) (2)当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应特别关注杂合子男性基因传递轨迹。如针对XaYA与XAYa类型,前者YA一定来自父方,一定传向子方,故其父、其子均呈“显性”性状,而后者XA定来自母方,一定传向女儿方,故其母、其女均呈显性性状。,考点3 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考点透视,1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1)已知性状显隐性: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未知性状显隐性:正交、反交实验。 结果相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结果不同,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判断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