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907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9讲 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考纲考情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原子弹,东方红一号,国防,航天,神舟五号,三,南优2号,银河号,结晶牛胰岛素,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为调动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参加国内建设,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 3.含义

2、:艺术问题上“ ”,学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初期成就 (1)戏剧: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等。 (2)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3)文艺期刊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5.遭受挫折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和“ ”的到来,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被错误批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影响。,文化大革命,6.新时期成就 (1)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路线。 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成就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 ”“伤痕文学”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学术讨

3、论空前热烈。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邓小平,反思文学,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 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制度:在发展 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4)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社会主义,全日制,国民教育,2.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夏, 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

4、开始招收“ ”,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教育的复兴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提出“ ”发展战略。,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科教兴国,(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20

5、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5)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启动了“ ”。 (6)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重理解 1.新中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2.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时代特征”注意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考虑;“重要影响”侧重于对“当时”的影响,可以从航天科技、政治、外交等角度分析。 (2)定时空,找关联: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

6、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提信息,找关键:反映出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反映出当时国际方面正处于美苏“冷战”对峙时期。,【答案】 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重要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深化拓展】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

7、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问题】 阅读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特点”实际要求回答近现代不同时期教育目标的相同、相通点;“分析”则给出了明确的限制条件结合时代背景。 (2)定时空,找关联:中国近代教育与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相联系,深受西方教

8、育思想影响;新中国初期,中国教育深受苏联影响,强调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改革开放时期,则突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培养。,(3)提信息,找关键:综合说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相同点是“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相通点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说明晚清教育目标受西方自由、平等理念影响。 说明中华民国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共和国公民为目标。 说明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说明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答案】 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

9、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深化拓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新中国的扫盲教育

10、与现实主义艺术 【典例1】 (2017全国卷,31)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试题分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是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的体现,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A项传统文人画重写意;同期西方画派流行现代主义,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B项错误;D项绘画注重写实而非想象。 答案:C,角度二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典例2】 (2017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

11、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了1977年后,除了恢复高考制度,各大专院校恢复录取新生外,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才,故C项正确;A项本身叙述绝对化,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

12、故B项错误;D项高等教育的普及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 答案:C,【教材补缺】 多角度看待高考制度的恢复 1.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它对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对重建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对推进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建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恢复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让一批具备接受大学教育条件的人实现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如果不恢复高考

13、、不让大学恢复秩序、没有正常的高等教育,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传承就会断裂。 3.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恢复高考制度,其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角度三 新中国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活动 【典例3】 (2013全国卷,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试题分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

14、成功地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真正回到人民手中,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材料中强调全国高校遵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文化部举办大型展览会等等,均为国家政府行为,其目的就是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的革命接班人。所以正确选项是A。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C项从属于新中国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主要目的”。材料中的做法是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工作的常见形式,并非“全新”,D项错误。 答案:A,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1.(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15、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大跃进”是经济领域“左”倾错误的体现,故B项错误;C、D两项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2.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解析:C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虽然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