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755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楚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要靠免疫系统来实现。,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脏(最大)、骨髓,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中胸腺成熟),B 细胞(骨髓中成熟),(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来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

2、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种类呢?,淋巴细胞起源于 。 造血干细胞在 分化成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分化成 细胞。 淋巴细胞分布在 , 如 等。,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胸腺,骨髓,T,B,淋巴器官 中,骨髓、胸腺、淋巴结、脾、,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病原体,人体,产生抗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消灭病原体,人体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的概念,1、免疫的概念:,

3、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性的保护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和排除“非己”,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和异物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后天逐渐形成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和异物起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所有的病原体和异物都能发生免疫反应,机体仅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和异物产生免疫反应,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作用弱,时间的短,作用强,时间长,第一,二防线,第三防线,1、概念:,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

4、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三、艾滋病,2、HIV(一种RNA病毒) 1)组成成分: RNA和蛋白质 2)生活特点:营寄生生活 3)寄生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 4)变异特点:突变频率高,且突变 多方向(因单链RNA结构不稳定) 为研制疫苗带来困难,3、遗传信息传递:,或 RNA DNA RNA 蛋白质,逆转录,转录,翻译,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以上过程中均在T细胞中进行,HIV只提供了RNA,其余的原料、能量、酶、场所均由T细胞提供。,4、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

5、种病原体的感染或恶性肿瘤等),而致人死亡。,相对浓度,HIV浓度,T细胞浓度,时间,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随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胀,T细胞数量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艾滋病人能活9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6,9,7、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6、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主要) 3)母婴传播 4)医源性传播,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主要有:洁身自爱;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器具;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需要输入血液及血液制品时须经严格的HIV检测。,5、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6、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7、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中学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艾滋病的预防,(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艾滋病的预

7、防,8、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 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 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 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 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 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 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 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 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8、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濮存昕,蒋雯丽,费翔,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在抵抗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三、第三防线的作用原理,(一)抗原与抗体,、抗原:能使机休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菌、病毒或异体组织等)。,(1)抗原的三大特性: 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花粉等, )。体内的细胞细胞发生变异也能成为抗原(损伤的细胞、及癌细胞),细菌外毒素等。 大分子性: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 的物质(如蛋白质等)。 特异性(最重要):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物质的一些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或分布于抗原内部

9、。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才能为免疫系统识别。,(2)、抗原的来源,体外:(如细菌、病毒、花粉、细菌外毒素等 ) 体内:(损伤的细胞、衰老的细胞以及癌细胞)。,(4)抗原的识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3)、抗原的本质与作用,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 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作 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组织液),从而清除抗原。,类 型:抗毒素和凝集素,分 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化

10、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效应B细胞又叫浆细胞(有核糖休、内质网、高尓体和线粒体四种细胞器参与),特 性:特异性,B细胞主要靠抗体消灭抗原来作战-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二)、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有的抗原 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 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

11、,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这些B细胞有小部分成为记忆细胞长期存在于体内,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迅速分化增殖开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反应,细胞,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如果有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B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阶段:效应B细胞(又叫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将进入体内的抗原消灭。 抗原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 。,在该阶段抗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

12、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等等。,抗原,吞噬细胞,直接刺激,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二次免疫,抗体,特异性结合并消灭抗原,然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体液免疫过程,淋巴因子,1、感应阶段:,2、反应阶段:,3、效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与糖蛋白有关)的过程。,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指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总结:,(与DNA复

13、制和蛋白质合成有关),效应阶段,(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抗体的产生,时间,血清中抗体浓度,抗原X第一次刺激,抗原X第二次刺激,(1)机体接受抗原一段时间后,才能产生抗体,抗体只能在体内保留一段时间。(2)初次免疫时产生的抗体量小,速度慢,再次免疫时产生的抗体量大,速度快,保留时间长(或反应快速、强强、能迅速消灭入侵的抗原 )(3)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a抗体浓度,b疾病程度,细胞免疫,若抗原侵入到组织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要靠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排除这些抗原。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与体液免疫相似,也可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

14、抗原进入机体后除一部分侵入组织细胞内部,另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将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释放出来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这些细胞有小部分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迅速分化增殖开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反应。,、效应阶段:效应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和细胞(靶细胞)切密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部的抗原释放出来被消灭。,抗原,吞噬细胞,直接刺激,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二次免疫,入侵的宿主细胞,释放抗原,细胞免疫过程,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相应的抗体,体液免疫,此外,效应细

15、胞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大多通过来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 由此可见,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的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是细胞、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及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的阶段。,造血干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特异性识别、呈递抗原,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T细胞或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或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进入体内如细菌的外毒素,需要有特异性抗毒素志它结合才能使其丧失毒性-主要是体液免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而抗体是不能进入细胞内部的,就要靠细胞免疫来将这些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1.胸腺与特异性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