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8680663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问答题82题汇编附答案1.什么是决策?正确的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决策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分级原则;集体和个人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整体效用原则。2.标设立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目标太低,则失去了激发工作热情的意义。(2)目标要保证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

2、确性。(3)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定的短期目标,有利于目标的监督考核,也有利于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4)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说,要把目标限制在五个以内。目标少而精,有利于在行动中保证重点目标的实现。3.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4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有哪些?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3)管理能力(4)交际能力及心

3、理素质等方面。 5、简述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措施。(1)信息沟通障碍有:沟通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沟通障碍;沟通双方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态度和兴趣障碍;沟通双方情绪障碍;信息过滤使信息接受者接受不到真实、全面的信息。(2)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善于运用反馈;学会积极倾听;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6.什么是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形成了盘

4、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些学派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7.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1)知人善任的艺术。(2)量才适用的艺术。(3)用人不疑的艺术。8.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有哪些?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主要有:(1)决策的数量。 (2)决策的范围。 (3)决策的重要性。 (4)决策的审核等。9.简述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其他系统相比,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2)控制系统具有自身的目的性;(3)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反馈功能.10.目标管理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

5、面? 目标管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管理方法。概括起来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目标管理对目标的强调,一方面保证各层次管理人员权责明确,增加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通过职工的广泛参与,保证了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目标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按所期望的目标成果设置的,目标的归口管理要求企业的组织机构权责明确,并根据责任划定组织结构,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优化。(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11.领导的影响力是如何表现的?(1)领导的影响力表现为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2)法定权力包括:决策

6、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3)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2.述管理人员内部来源选聘渠道的优点。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一般来说,内部来源有以下优点:(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3)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手续简单,费用低。13.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

7、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1)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2)是全过程质量管理。需做简要说明(4分)14.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

8、被称作“管理论理的丛林”,其中的主要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振、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15.企业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企业一般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较容易解决;(2)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团结;(3)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职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16.管理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管理系统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权命令式。即领导人极为专制,对下属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吓和惩罚来激励下属,惯于

9、由上而下地下达命令、传递信息,决策权高度集中。(2)温和命令式。即领导者允许下属反映意见和提出要求,允许下属一定的决策权但严加控制。(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他们;注意倾听下属意见,重大决策由领导者裁决,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4)参与式。即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赖,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励下属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定或共同作出决定。17.简述激励过程。 激励的过程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

10、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18.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通常,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当你需要对一个事情作出迅速的处理时,或当你的处理方式其他人赞成与否无关紧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办法。在强制解决中,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3)妥协。

11、即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当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4)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摘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因此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19.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科学管理理论是美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

12、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20.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大层次: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是为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和睡眠。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得到相当的满足,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占据主要地位。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人们一旦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他们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

13、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2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1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有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2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性。社会外部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者限制和约束的作用。3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左右。也就是说,某一事物或行为对其他事物或行为的波及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个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

14、度,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2.什么是目标管理?它具有那些特点?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特点是:(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的自我控制。(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23.什么是管理幅度?其影响因素有那些?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1)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和能力。在主管人员与其下属的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2)工作的性质。凡是要求互相经常保持联系的工作,管理的

15、幅度就小一些(3)工作的类别。如果管理的工作相同或类似,其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否则,就应小一些。(4)管理者及其下属的倾向性。如果管理者倾向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下属也需要的的,管理幅度就应小些;否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5)组织沟通的状态。如果组织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准确,管理的幅度就可以大一些。(6)组织环境和组织自身的变化速度。如果环境和组织自身都比较稳定,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反之,管理腹地就应小些。24.简述协调及其作用。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协调的作用:(1)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促进组

16、织目标的实现。(2)解决冲突,促进协作。管理者必须通过协调,很好地处理和利用冲突,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并使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协作与配合。(3)提高组织的效率。协调使组织内的各项活动和谐地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效率。25.企业文化的理论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三部分组成:企业精神,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的主要功能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性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26.什么是决策的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但是,处于复杂多边环境中的企业和决策者,要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