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633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马关条约,列强侵略的刺激,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

2、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一、公车上书,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字广厦,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

3、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组织强学会,维新政治团体的形成,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纷纷出现,上海: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 天津:严复在国闻报上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

4、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如何劝说光绪帝进行维新改革呢?,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1.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2.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3.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5、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二、百日维新 2. 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6.11-1898.9.21,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呢?,想一想,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二、百日维新 3. 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6、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二、百日维新 3. 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动脑筋,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光绪帝没有实权。 脱离了群众。,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7、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创办 强学会成立 戊戌政变,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D,戊戌变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变法诏令的颁布,一些地方守旧官僚纷纷反对。变法诏令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开放言论,创办报刊 C.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D. 训练新式军队,C,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稳固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A,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袁世凯的出卖 B.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 顽固派势力强大 D.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B,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B. 光绪帝宣布变法 C. 是一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 又称“百日维新”,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