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541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件 (新版)沪科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了 解 电 路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体验】 摩擦起电 活动1:将塑料梳子(塑料笔、玻璃棒)靠近小纸片; 活动2:把塑料梳子(塑料笔、玻璃棒)在化纤的衣服上摩擦后靠近小纸片。 活动3:将在衣服上摩擦过的两个气球相互靠近。,(1)活动1中,塑料梳子(塑料尺、玻璃棒)靠近小纸片,_ (选填“不吸引”或“吸引”)小纸片。 (2)活动2中,塑料梳子(塑料尺、玻璃棒)靠近小纸片, _ (选填“不吸引”或“吸引”)小纸片。 (3)活动3中,被悬挂的两个气球相互_(选填“吸引”或“排斥”)。 提示:(1)不吸引 (2)吸引 (3)排斥,1.什么是摩擦起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3

2、.验电器的作用与原理是什么? 4.什么是静电感应?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探究 1 摩擦起电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在活动中,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塑料笔、玻璃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参考答案:都能吸引轻小物体。 2.我们说摩擦后的塑料梳子、玻璃棒带了 或者说有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参考答案:电 电荷 摩擦起电,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的摩擦起电的现象有_ 、 。 提示:摩擦起电就是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了电荷。例如,我们 用干燥的毛巾擦玻璃镜面时,镜面因摩擦带电,镜面上会吸附一 些“毛毛”;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摩擦起电,头发被吸起来。 参考答案:用干燥的毛巾擦

3、玻璃镜面时,镜面会吸附一些“毛毛”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被吸起来等,探究 2 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结合“体验”中活动3,思考以下问题。 1.猜想与假设: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相同吗? 参考答案:不相同。,2.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实验现象: 如图甲,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后相互 。 如图乙,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后相互 。 如图丙,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后相互 。 参考答案:排斥 排斥 吸引,(2)实验分析:分析上述实验可得出: 自然界中只存在 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提示:在实验中,用

4、丝绸同时摩擦过的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一定带 同种电荷,用毛皮同时摩擦过的两根相同的橡胶棒也一定带同 种电荷。让它们靠近时,可以观察到:带同种电荷的玻璃棒相互 排斥,带同种电荷的橡胶棒也相互排斥,而带异种电荷的玻璃棒 和橡胶棒相互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两种 正电 负电 排斥 吸引,3.交流与评估: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它带的负电荷总量少于正电荷总量,带正电荷。相反,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负电荷总量比正电荷总量多,所以带负电荷。 参考答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5、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探究 3 电荷间作用规律的应用 1.验电器:实验室里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 工作原理是 ,在图中写出它的主要构造。 参考答案: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2.静电感应: (1)产生静电感应的原因是什么?静电感应与 都属于静电现象。 提示: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导体相接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离带电体近的一端,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如

6、图所示。静电感应与摩擦起电都属于静电现象。 参考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参考答案:静电复印 静电植绒,(2)静电现象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有: 、 等。,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物体被摩擦后,能够_轻小物体,就说这些被摩 擦后的物体带了“_”。 2.带电体的性质:_轻小物体。 二、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_上所带的电。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_上所带的电。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异种电荷相互_。,吸引,电,吸引,玻璃棒,橡胶棒,排斥,吸引,三、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1.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

7、体是否_。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_。 2.静电感应: (1)产生原因:_电荷互相排斥,_电荷互相吸引。 (2)应用:_、_等。,带电,排斥,同种,异种,静电复印,静电植绒,【拓展延伸】防止静电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方法 静电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会使人感觉身体不适,引起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它还会对人体血液循环、免疫和神经系统产生干扰,有可能引起心脏异常和心脏早搏等症状,对神经衰弱和精神病人的危害会更大。下面几种方法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及减小静电带来的危害: (1)保湿防静电:秋冬季节做到房间经常通风换气,勤拖地,勤除尘,保持室内的清洁,避免有灰尘吸附电荷。也可以在室内放置一盆清

8、水,增加空气湿度。,(2)远离静电源:衣物和家居饰物尽量选择纯棉制品,化纤制品最容易产生静电。洗衣服时应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尽可能远离电视机等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因电视机在工作时,荧光屏周围会产生带静电的微粒,它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的漂尘,这些带电的漂尘对人体及皮肤伤害很大,因此看完电视后应该立即去洗脸、洗手。 (3)饮食除静电:在饮食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含维生素和酸性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猕猴桃、胡萝卜、大白菜、西红柿、带鱼、甲鱼等来增加皮肤的弹性和保湿性,能有效地起到除静电的作用。,(4)赤脚放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家时可以尝试赤着脚在地板上走路,因赤脚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出来。 (5

9、)户外活动:避免在室内久在电脑前、电视机前,提倡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有氧健身运动。,考点 1 摩擦起电 【典例1】将与羊毛衫摩擦 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 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会_ 不带电的头发。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1:气球与羊毛衫摩擦。 关键点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摩擦起电和带电体的性质。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带了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靠近头发,气球吸引头发。 答案:带了电 吸引,【方法归纳】 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物体带电的标志是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比如能吸引灰尘、纸屑等。

10、,考点 2 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典例2】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 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思路导引】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判断物体带电情况。已知A带负 电,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 质,A和B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和A互相 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A、C带同种电荷,C带负电。,【方法归纳】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荷种类的方法 (1)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如果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该物体带电。 (2

11、)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排斥:两个物体均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 a.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b.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 (3)利用验电器:当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如果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如果箔片仍闭合,说明物体不带电。,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 A.用梳子梳头发时,会看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B.沾有胶水的笔盖把纸吸起来 C.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引了许多灰尘 D.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甚至能看见火花,【解析】选B。本题考查摩擦起电。头发被梳子吸起来是因为梳子带上了电,而梳子带电是因为与毛发摩擦。沾有胶水的笔盖把纸

12、吸起来,是利用了胶水的粘性。毛刷吸引了灰尘,说明毛刷带了电,毛刷带电是因为毛刷与毛料衣服摩擦。脱毛衣时听到“噼啪”声,甚至能看见火花,说明毛衣带了电,毛衣带电是因为毛衣与皮肤或其他衣物发生摩擦。,2.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它们带电的情况是 ( ) A.玻璃棒和丝绸都带正电 B.玻璃棒和丝绸都带负电 C.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D.玻璃棒带负电,丝绸带正电 【解析】选C。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3.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

13、不带电 C.小球一定带负电 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将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说明小球和橡胶棒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一定带负电。,4.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从题图可以看出A、C选项属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D选项属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选B。,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会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这是由于 ;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又“跳开”

14、,这又是因为 。 【解析】本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纸屑是轻小物体,所以会被带电体吸引;纸屑被带电体吸引后,它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纸屑被吸引后又“跳开”。 答案: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6.在学完摩擦起电后,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 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则通草球 带电。(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解析】本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出现相互吸引现象,有两种情况,可能通草球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发生吸引现象;

15、也可能不带电,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而发生吸引现象。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发生排斥现象,只能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通草球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发生排斥现象。 答案:可能 一定,7.如图所示的仪器叫 。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 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解析】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原理。图中所示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的名称是验电器,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验电器 同种,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把一根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如图,这根玻璃棒带什么电? 【学生自答】 正电,【教师点评】 优点:知道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错误之处:忽略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正确答案】 带正电或不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