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908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州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人:高凤卷(18分)1、 文言文基础检测(共6小题)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B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C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下列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以:臣以险衅(因为) 猥以微贱(凭着) B亲: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C日:日薄西山(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也(日子)D薄:门衰祚薄(微薄,少) 日薄西山(落入)3下列加横线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B倚南窗以寄傲

2、,审容膝之易安C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D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窜梁鸿于海曲 屈贾谊于长沙 B徐孺下陈蕃之榻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襟三江而带五湖 目吴会于云间 D宾主尽东南之美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5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僮仆欢迎,稚子候门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极娱游于暇日6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

3、天。C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子,名铿,活了八百岁,“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指此人。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卷(40分)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5分)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句式散文化;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辞和赋都注重文采。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C.仲秋,指中秋节,仲

6、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D.乙巳,本指乙巳年,为干支纪年法, 我国古代以天为干,以地为支,简称干支,每60年为一周期。课文中的“乙巳”指晋安帝义熙元年。8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心:心态。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追:补救。C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拄着。D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皋:高地。9对下面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以:用来,介词。B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为:为了,介词。C家叔以余贫苦,遂见

7、用于小邑 以:因为,连词。D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之:的,助词。10下面全是陶渊明表达归隐田园乐趣的一组是(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A BC D11下列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B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C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

8、情,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文风。D诗人因家境贫穷,孩子很多,种田不能够自给,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所以自己就产生了做官的念头,他对高官厚禄还存有幻想。(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9分)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

9、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注释

10、】游夏: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子游:言偃,吴人,字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四十四岁。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B.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C.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D.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1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

11、,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醮:改嫁。B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D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内转:归家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父亲死了,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

12、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1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答: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答: (3) 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16(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既写抬眼所见的自然美景,清新淡雅;亦暗含潇洒自在、归隐田园之志,颇具象征意味。(1) 滕王阁序中“ , ”两句,巧妙化用前人诗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堪称点睛之笔。(3)庄子逍遥游以“ , ”两句,极写大鹏击水之远、腾飞之高,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壮观景象。卷(62分)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共

13、11分)渡河北王 褒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注】河:指黄河。王褒(513-576),字子渊,南北朝诗人、书法家。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沦陷后入西魏,被扣留不复南返。这首诗是王褒渡河北上所写。常山: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正定县,辖境至唐县。代郡:汉代北部边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和山西省东北部。亭障:当时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乐:音乐。17 第一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18联系全诗分析三、四联表达了哪些情感?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情与辞朱光潜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