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79834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菏泽市二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Fe:56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2分,共2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解析: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活动主题;B.采用“绿色化学”生

2、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符合活动主题;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不符合活动主题,发展新能源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要合理使用,减少使用。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活动主题。故选C2.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品红扩散 B.碳铵分解 C.纤维织布 D.积雪融化解析:品红扩散 、纤维织布 、积雪融化等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碳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解析: A.碘酒作消毒剂利

3、用了碘的强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B.稀盐酸作除锈剂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C.生石灰作干燥剂 利用了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D.活性炭作吸附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足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C.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D.“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解析: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足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

4、出H+,正确;C.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没变,故错误;D.“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没变,故错误。故选B5.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和她的团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三种原子构成 B.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介物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解析:A.青蒿素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青蒿素中碳元素

5、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6x5)=9:4,故错误;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正确。故选D.6.去年天津“8.12”爆炸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物品存放不当引起的,下列有关物品存放和安全常识正确的是A.火碱、消石灰可以敞口放置 B.可燃物露天放置即可燃烧C.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立即涂上碳酸氢钠溶液解析:A.火碱、消石灰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错误; B.可燃物露天放置时,在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时不会燃烧,故错误;C.室内电器着火, 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正确;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故错误。故选C7.右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为25gB.2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解析:A.20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因此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25g,故错误;B.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等于25g,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此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正确;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溶解度减小

7、,若是饱和溶液就一定有晶体析出 ,但选项中未指明溶液状态,故错误;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若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状态,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故错误。故选B8.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A.Zn(NO3)2、 AgNO3 B. Zn(NO3)2 、Cu(NO3)2 、 AgNO3C.Zn(NO3)2 、Cu(NO3)2 D.Zn(NO3)2 解析: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Zn先置换出金属Ag,再置换出Cu,

8、同时生成Zn(NO3)2,只要溶液中还有AgNO3 ,则一定含有Zn(NO3)2 、Cu(NO3)2 ,故选项A不可能存在。故选A9.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氧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解析:A.铝的金属活动性虽然比铁强,则铝制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了铝制品,因此比铁制品更抗腐蚀,故错误;B.水和过氧化氧的组成元素相同,

9、但两种物质的构成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正确;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还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错误。故选C10.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检验某气体为CO2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区别氯化钠溶液 和稀盐酸方案一用磁铁吸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看外观加紫色石蕊试液方案二加稀盐酸加澄清石灰水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加硝酸银溶液解析: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检验某气体为CO2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区别氯化钠溶

10、液 和稀盐酸方案一用磁铁吸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看外观加紫色石蕊试液方案二加稀盐酸加澄清石灰水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加硝酸银溶液正确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检验CO2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看外观无法辨别加硝酸银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别故选A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11.(7分)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亚铁离子 4个甲烷分子 表示的是 。(2)在H、O、Na、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3价铁形成的碱是 。 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11、)两个亚铁离子:2Fe2+4个甲烷分子 4CH4 表示的是Cl-(2)在H、O、Na、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Na、Fe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3价铁形成的碱是Fe(OH)3 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 =FeSO4+H212.(4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州,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2)已知金

12、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X的化学式为 ,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碳的质量为m2,则m1 m2(填 、=、解析:(1)由反应的示意图很容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2CO2+N2。反应中碳的化合价由一氧化碳中的+2价变成了二氧化碳中的+4价,氮元素有一氧化氮中的+2价变成了氮气中的0价,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变,仍然是-2价。(2)由质量守恒定律不难得出反应2Mg+X2MgO+C中X的化学式为CO2。在此反应中金属镁与碳的质量比为48:12,明显镁的质量大于碳的质量,因此m1 m213.(4分)A 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

13、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 ,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纯碱(或苏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解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A、B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D,故可能是氢氧化钙参与的反应,碳酸钙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E、F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F能与D反应生成A和G,故F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钙,D可能是氢氧化钠,G是水,A是碳酸钠,E能与G反应生成B,则B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三、实脸与探究本題包括2小题,共10分)14.(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 实验结束后,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 。 (2)下面是利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待氧气瓶内充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