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9135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必 修 二,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及经济改革,第2课时 苏联的经济改革,基 础 攻 关,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_”的弊端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内容 (1)农业:实行_制,允许农民拥有_和牲畜;开荒,大种玉米;将农业机械出售给集体农庄。 (2)工业:下放企业管理权,企业拥有调整工资的权利,推行“_”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斯大林体制,收购,自留地,物质利益,3评价 (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冲破了_的束缚,也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性: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局部调整;其“_”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

2、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了纠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混乱。 2内容 (1)工业:推行_,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扩大农庄的_,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传统观念,建成共产主义,新经济体制,自主权,3问题:没有突破原有的_,改革后期趋于保守;与美国军备竞争,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的边缘。 2措施 (1)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_形式,允许_经济存在。,经济体制框架,公有制,个体,(2)提出了“_战略”,并把重点放在

3、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宏观决策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3)结果: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加速发展,易混辨析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考 点 突 破,史料探究 史料一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

4、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赫鲁晓夫执政史,主题 1,问题:三则史料分别体现了改革方面的哪些信息? 提示:(1)史料一说明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从材料中可看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改革违背了农业种植规律,决策具有盲目性。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主要是延续了斯大林模式下的命令式经济管理方式,说明赫鲁晓夫改革还没有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 (2)史料二揭示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过于保守,是导致改革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3)史料三揭示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效,转而在政治上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走进

5、误区;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拓展深化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2.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对点训练 1(2016肇庆)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

6、干预使美国走出“滞涨”危机,B,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19751980年增速较慢,美国工业产值增长有一定的起伏,从图中得不出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故A项错误;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美苏经济此长彼消主要是双方经济政策导致的,故C项错误;美国走出“滞胀”是减少干预,故D项错误。,2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7、,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这反映了( ) 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 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 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D,解析 材料中没有说苏联人的饮食习惯,也没有说除了麦当劳之外没有其他快餐,故A项错误;不能仅仅凭借第一家麦当劳的开业就说“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故B项错误;吃麦当劳还要排8小时的队,说明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没得到显著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说明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然很困难,说明经过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