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71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2017备考江苏最新考纲,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5年13考),自主梳理,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连线),(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发生 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数目或排列顺序,2.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2)染色体组 组成 如图中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组成特点: a.形态上:细胞中的一组 ,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b.功能上:控制生物 的一组染色体。,、X或、Y,非同源染色体,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2、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配子,受精卵,受精卵,1或多(个),2个,3,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2014江苏高考,7A)( ) (2)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2014江苏高考,7B)( ) (3)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2014江苏高考,7C)( ) (4)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2013安徽高考,4改编)( ) (5)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2011海南高考,T19A)( ),以上内容侧重考查教材必修2

3、 P8588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及其特点,全面把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及其结果,理解染色体组及单倍体、多倍体内涵,确认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必修2 P86图5-8改编)如图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或、Y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B.雄果蝇为二倍体 C.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形态各不相同,D.若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互换应属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解析 、染色体应属非同源染色体,其发生基因互换应属“易位”,而非“基因重组”。 答案 D,请解读下列三幅图示:,(1)图甲、图乙均发生了某些片段的交换,其交换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何类

4、变异? (2)图丙的结果中哪些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何类变异?能在光镜下观察到的是? (3)图丙中哪类变异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提示 (1)图甲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图乙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的交换,前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后者则属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2)与图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相比推知: 染色体片段缺失 染色体片段的易位 基因突变 染色体中片段倒位 均为染色体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为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3)图丙中的基因突变只是产生了新基因,即改变基因的质,并未改变基因的量,故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

5、排列顺序均未发生改变。,跟进题组,题组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分析与判断,1.(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解析 基因突变只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中若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会改变氨基酸的种类,进而表现型也不会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

6、观察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D错误。 答案 C,2.(2015上海卷,27)如图,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 ),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 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解析 由图示可看出:父亲的染色体正常(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致),母亲的染色体异常。若把图示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按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其中1与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与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与父亲正常的染色体比较,可看出母亲细胞中的2号染色体

7、的一段移接到了3号染色体上,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此可推断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母亲的染色体发生易位。 答案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辨析 (1)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题组二 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变异 3.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

8、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解析 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两者体细胞杂交后培养得到的是异源六倍体的杂种植株,C错误。,C,4.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该个体是二倍体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解析 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如图e,每种染色体含有4个,所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图中,

9、同音字母仅有一个,所以该图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此,我们可知:a、b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图含有两个染色体组,g图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确认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必须先看发育起点若由配子发育而来,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均属单倍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有几个染色体组即几倍体。 答案 C,(1)“二看法”确认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2)“三法”判定染色体组 方法1 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细胞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1条,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B中彼此相同的(比如点状的)有3条,故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C中有1个染色体组,图D中有2个染色

10、体组。,方法2 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甲所示基因型为ABC,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基因型为AAa,A(a)基因有3个,即含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丙中有2个染色体组,图丁中有3个染色体组。 注:判定染色体组的数目时只需参考其中任意一对等位基因的数量即可。,方法3 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 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5年6考),自主梳理,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分

11、子结构,重新组合,结构或,数目,间,间,前,后,真核,真核,新的基因,新基因型,数目或顺序,2.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突变率,3.比较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如图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 (2)图中E过程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化学物质:_;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是_。 (3)图中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解析 图中AD表

12、示的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BC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其特点是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E过程为诱变育种,DNA在分裂间期解旋后变得不稳定,易于突变,因此可以在此时期用诱变因子诱导基因突变。F过程为多倍体育种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原理是秋水仙素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图中GJ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答案 (1)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分裂间期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等) 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跟进题组,题组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1.某同学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基

13、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知识之后,利用表格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异同点,老师提示他表中有1处错误,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的一项( ),解析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种类增加,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型,增加了基因型的种类,染色体变异改变的是基因的数量或排列,基因种类一般不会发生变化,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仅发生在真核细胞生物中,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也可以发生在无丝分裂中,C错误。 答案 C,2.决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

14、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与结构正常的9号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 一条染色体的片段转移到另外一条染色体上称为染色体变异,A错误;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与结构正常的9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进行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图2中的母本含有两对基因,在减数分

15、裂过程中两对基因会发生配对,所以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会发生联会,C错误;正常情况下,图2表示的类型杂交,由于母本有结构异常片段的存在,只能产生Wxc的配子,后代不会出现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如果出现,就说明母本产生了wxc的配子,要产生这种配子,需要经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的交叉互换,D错误。 答案 B,1.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来源归纳 (1)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不考虑基因工程中涉及的基因重组)。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4)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异。,2.“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的类型,3.关注可遗传变异的三个“唯一”,题组二 不同育种方法的比较,3.(多选)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常采用杂交育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培育无子西瓜过程中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 D.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解析 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常采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培养B选项所述水稻品种常采用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