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68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 应用,1.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考纲要求,4.了解溶液的含义。 5.理解溶液、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考点一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栏目索引,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考点三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考点四 溶解度及其曲线,考点五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 气体)。,考点一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

3、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题组三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4、”,错误的划“”。 (1)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3)相同质量的N2O4与NO2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4)m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 NA( ) (5)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6)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四、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 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

5、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 的数目为0.3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五、记“隐含反应”,突破“粒子组成、电子转移”判断陷阱 在“NA”应

6、用中,常涉及到以下可逆反应:,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六、“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判断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 (1)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

7、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 应,Na2O2只作氧化剂。,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 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8、0.3NA( ) (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题组七 2015年“NA”应用高考试题汇编 7.(2015全国卷,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2O和

9、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解析 A项,D2O和H2O的质子数相同(均为10),但D2O、H2O的摩尔质量不同,分别为20 gmol1和18 gmol1,所以18 g D2O和H2O的物质的量不同,质子数不同,错误; B项,n(H2SO3)2 L0.5 molL11 mol,但H2SO3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H数目小于2NA,错误; C项,发生的反应是2Na2O2

10、2H2O=4NaOHO2,转移电子数为2e,所以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正确; D项,发生反应:2NOO2=2NO2,生成2 mol NO2,常温下NO2和N2O4之间存在平衡2NO2 N2O4,所以分子数小于2NA,错误。,答案 C,8.(2015全国卷,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 和CO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解析 A项,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是1 mol

11、,根据其结构式可知,1 mol 丙醇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错误; B项,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可知,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 、CO 和H2CO3粒子数之和为0.1NA,错误;,C项,在氧化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因此23 g Na即1 mol Na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正确; D项,235 g核素 U即1 mol U,发生裂变反应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A,错误。 答案 C,9.(2015广东理综,10改编)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1 mol

12、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2nA个原子 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解析 A项,23 g Na即1 mol Na可失去1 mol e,与足量的H2O反应生成0.5nA个H2分子,错误; B项,1 mol Cu与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应生成nA个SO2分子,错误; C项,N2和H2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2nA个原子,正确; D项,3 mol Fe生成1 mol Fe3O4,根据Fe3O4中3个Fe原子的化合价共为8价,可知反应中3 mo

13、l单质铁失去8nA个e,正确。,答案 CD,10.(2015四川理综,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所含键数目为0.7NA C.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解析 A项,H218O和D2O的摩尔质量都为20 gmol1,且每个分子中的中子数都是10个,故2.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正确; B项,一个乙醛分子中含有6个键,4

14、.4 g乙醛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4.4 g乙醛所含键数目为0.6NA,错误; C项,标准状况下,5.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根据C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错误;,D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不再和MnO2反应,故50 mL 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错误。 答案 A,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复习时,要熟记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注意仪器使用,正确分析误差,明确高考题型,做到有

15、的放矢。 1.七种仪器需记牢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知识精讲,2.实验步骤要理清 如: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图中操作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填编号)。,5.3,3.仪器使用要明了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回答容量瓶时应指明规格,并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制48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存放液体,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2)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在引流时,玻璃 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 瓶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如图所示。,附 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4.误差分析点点清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 ,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 (1)砝码生锈: 。 (2)定容时,溶液温度高: 。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 (4)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高,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