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947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9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2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身运动”,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的?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为什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大一统的汉朝,想一想,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一、文景之治,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想一想,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想一想,3、面对这种形势,汉初的几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1、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负 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奖励努力耕作的

2、农民,劝诫百姓关心农桑;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措施:,想一想:有什么启示?,结论:成由俭,败由奢,秦始皇陵兵马佣,汉文帝霸陵,效果:,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富裕,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课外补充,封建王朝的治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象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生活和再生产。,知识扩展,汉武帝其人,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

3、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想一想,1、汉武帝能够实现大一统的条件是?,2、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1、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想一想,2、汉武帝是如何逐步消弱诸侯国的势力?,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消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封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相对抗,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想一想,3、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谁的

4、?哪一主张?又是如何去实践这一主张的?,(1)董仲舒,(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 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使汉武帝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大一统,达到政治上的统一,儒家学说从此也作为封建统治思想而受到封建王朝的推崇。同时“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实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利于文化交流和发展。,想一想,4、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意义?,经过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中 国封建社会也进入它的第一个鼎盛期。,课外补充,什么叫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

5、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大一统” ,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大 一 统,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文景之治”使经济繁荣,2、措施,1、原因,客观:,主观:,政治:实行削藩,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 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一、文景之治,课堂小结,措施,背景,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作用,三、东汉的统治,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加强中央集权,同学们,“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的,

6、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条件下开始的。而秦亡又是因为暴政。秦始皇陵的修建是秦朝暴政的一个反映,而汉文帝陵的修建却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一个缩影。理由就是一个豪华、一个简陋。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上68页“动脑筋”的内容,说说你们的看法。,思考,秦始皇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要陶瓦作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文景之治”的

7、出现,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秦始皇,四.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 铸造五铢钱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错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汉武帝,功劳: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

8、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秦始皇,议一议,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A. 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后完成,议一议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功与过,辩一辩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收集一个汉朝皇帝的故事,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