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37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生物 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11 新人教版必修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理解 教材 新知,把握 热点 考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第 2 节,考向二,1生物遗传信息流动表示为:,2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中。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 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 的性状。 4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种性状,一种性状 也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 5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也能进行复

2、 制、转录和翻译,并控制生物的性状。,自读教材夯基础,1、中心法则的提出填空 (1)提出者: 。,克里克,(2),(3)图解:,_。,2中心法则的发展填表,RNA,RNA,RNA,DNA,1以中心法则为基础,写出发展后的中心法则图解。 提示:,2在人体细胞中能否进行RNA复制和逆转录?在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是如何流动的? 提示:不能。 其过程为:,跟随名师解疑难,中心法则及其与生物种类的关系 (1)中心法则内容及其发展图解:,(2)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 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 aDNA病毒:,bRNA病毒:,特别提醒 (1)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2)逆转录和RNA复制只有

3、某些病毒才能进行。,自读教材夯基础,1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填空 (1)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 实质:基因通过控制 来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酶的合成,代谢过程,淀粉分支酶,淀粉分支酶,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举例:,淀粉,(2)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直接控制: 实质: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举例:,蛋白质的结构,3个碱基,苯丙氨酸,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判断正误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 ) (2)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 ),3细胞质基因填空 (1)分布: 和 中。 (2)功能: 进行 复制。 通过 和 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遗传方式:只

4、能通过 遗传给后代。,线粒体,叶绿体,半自主自我,转录,翻译,母亲,1基因型相同的不同个体,其表现型是否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能否相同? 提示:不一定,若环境不同,则表现型可能不同。 可能相同。 2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系遗传,在遗传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提示:子代性状总是与母亲相同,杂交后代无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不遵循。,跟随名师解疑难,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途径,2.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因素,(2)基因控制性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例1

5、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和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和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思路点拨,精讲精析 首先判定出图中各个过程的名称:为DNA复制,为转录,为翻译,为RNA复制,为逆转录,然后根据表格中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来分析各选项。青霉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胞壁,与DNA复制无关;环丙沙星可促进DNA螺旋化,不利于DNA复制和转录;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和RNA复制;和只有RNA病毒才能进行。 答案 A,1下图表示自然界中遗传信息在三种大分子间的流动(如箭

6、 头2代表转录),相关说法是正确的 ( ) A1、2、4常见,3、7少见,其他尚未被证实 B2、4、6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证实 C5、8、9未被证实,3、7少见,其他常见 D3、7少见,其他常见,解析:图中1表示DNA复制,2表示转录,3表示RNA复制,4表示翻译,5表示蛋白质复制,6表示由蛋白质DNA,7表示逆转录,8表示由蛋白质RNA,9表示由DNA蛋白质,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包含的是1、2、3、4、7的内容,其中1、2、4是常见途径,3、7途径为中心法则的补充,在某些病毒中出现;5、6、8、9目前还没有证实其在生物体中是否存在。 答案:A,例2 下面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

7、可得出 ( ),A一种物质的合成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 D若基因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合成精氨酸琥珀酸,思路点拨,精讲精析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由示意图可知,精氨酸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而它们分别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因不表达时, 基因、仍可表达,只是无法合成精氨酸。若基因不存在,酶不能合成,则瓜氨酸精氨酸琥珀酸的途径不能进行。 答案 B,2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8、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 表达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答案:A,1探究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的关系。 2探究遗传信息的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典例剖析,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过程。 (2)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

9、,则产物Y是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过程。,(3)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 (4)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合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推知Y是mRNA,试管乙中模拟的是转录过程;根据题干信息“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推知Z是蛋白质,丙试管中模拟的是翻译过程。病毒营寄生生活,在宿主内以病毒自身的RNA为模板,以宿主细胞内的原料(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等)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合成R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新的病毒。,答案 (1)逆转录 (2)mRNA 转录 (3)蛋白质(或多肽) (4)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归纳拓展,据模板和原料判断中心法则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