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906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1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纪上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展厅一,在没有文字的时候 人们靠什么来记事呢?,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陶器上的符号,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陶器上的符号,一、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 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

2、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各组要展示和介绍造字的意图,比一比哪个组造的字最合理?,造字大比拼,2、金文:又叫铭文,是商周时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毛公鼎,其 他 书 写 材 料,你能说说字体的演变过程吗?,草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书体 的演变,隶书,展厅二,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 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资料三: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新疆北部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正好是天亮之际。 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 “天再旦”是何意? 你会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动手找一找

3、: 天文、历法成就,天文学成就: 1、夏朝有了最早的日食记载。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3、诗经等古籍对日食和哈雷彗星的记载。,历法成就: 1、夏朝已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3、战国已测定出24个节气。,医学成就: 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起死回生 讳疾忌医,旷世英才自古钦, 苍天欲令疾休临。 虽能医得膏肓体, 九死难调嫉妒心。,展厅三,想一想: 屈原为什么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末期的楚国 代表作离骚,比一比,看谁说的快,我国什么传统节日同屈原有关? 说说它的由来。,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整套编钟,谈谈你的收获,参观了三大展厅之后, 你有那些收获和感想? 把自己探究的成果 互相交流和展示。,课堂练习,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3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 文化名人,活动建议,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试一试能否吸收中国传统书法、篆刻的艺术风格,为班级、学校设计徽标。,BYE 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