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858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热点透析,2.典例剖析,3.规律方法,4.变式训练,5.真题演练,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热点透析,1.热点透析,浓硫酸的性质及实验探究,浓H2SO4的特性,1.填写下表,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常温下,铁、铝遇浓H2SO4发生钝化,故可用铝槽或铁槽车运输浓H2SO4。,二、典例剖析,2. 典例剖析,【典例1】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A,解析显/隐,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2、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加水,观察颜色,【典例2】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请点击图片放大/缩小,稀释剩余的浓硫酸,合理吗?,D,转 解析,解析 移动铜丝,可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接触,即控制SO2的生成量,故A合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合理;SO2有毒,且属于酸性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故C合理;浓硫酸过量,试管中剩余浓硫酸,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慢慢加入到大量水中,否则易出现溶液瀑沸喷出试管而发生危险,故D不合理。,回 原题,三、规律方法,3.规律方法,四、变式训练,4.变式训

3、练,请回答: (1)装置A中需用浓H2SO4,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瓶H2SO4一定是浓H2SO4:_。,【变式】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有SO2和H2生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液,滴在一张白纸上,白纸若立即变黑,证明是浓H2SO4,答案 显/隐,(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接b,c接_、_接d;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 (3

4、)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 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 (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3(或4),4(或3),2,1,防倒吸,C中品红溶液褪色,浓H2SO4变成稀H2SO4后,与Zn反应放出H2,转 解析,回 原题,解析 (1)可根据浓H2SO4的特性选择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进行确定,如利用其脱水性,稀释时放热等。(2)从图示看,C装置应是检验SO2气体的,应选择甲装置,为防止倒吸则B处需接一安全装置。(3)浓H2SO4的强氧化性表现在被还原生成SO2的反应中。随着H2SO4浓度的减小,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反应较长时间后浓H2SO4变成稀H2SO4,与Zn反应生成H2,气泡量又会增加。(4)D中浑浊消失是因为过量的SO2与CaSO3反应生成Ca(HS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