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675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富有的是精神》课件 鲁人版必修4(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富有的是精神,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诗海探珠,第10课,诗海探珠,金陵怀古 王 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 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 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 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 人心无复更风流。,【赏析】 作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这首诗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_中间两联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四句中,一写别渚孤岛;一写数帆归舟;一写晚风劲吹、红叶凋零;一写寒云阴沉、楼阁昏暗。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

2、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思考】 本诗的景物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释义 (1)名副其实:_ _ (2)百年不遇:_ _ (3)前瞻:_ (4)分门别类:_ (5)走马观花:_ _ (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_ _,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也作“名符其实”,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向前面看;展望、预测,按标准分类,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作“走马看花”,机会

3、不可错过,错过不会重来,(7)千头万绪:_ (8)全力以赴:_ (9)悔之莫及:_ (10)目空一切:_ (11)闭关锁国:_ _ (12)无的放矢:_ _ (13)一介布衣:_,形容事物纷繁,头绪很多,将全部力量都用上,后悔都来不及,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闭塞关口,封锁国境,不跟外国往来,没有箭靶乱射箭,比喻言语、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不切合实际,一个平民,四、词语辨析 (1)全力以赴竭尽全力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用上去。赴:去,前往。 竭尽全力:用尽了全部力量。 例: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_地学习的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政府将_找

4、到弗拉季高加索恐怖活动制造者并将他们绳之以法。如果恐怖分子负隅顽抗,那就将他们击毙。,竭尽全力,全力以赴,(2)千头万绪千丝万缕 千关万绪:形容事情头绪繁多,不易理清。 千丝万缕:形容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有能力去应付那_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30日刊出文章说,和台湾地区有着_关系的香港特区前特首董建华日前访台,并将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两名获北京信任的港台政治人物在台北聚首,再次反映两岸关系已大幅改善,并在积极地升温中。,千头万绪,千丝万缕,(3)抱怨报怨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报怨:指对所怨恨

5、的人做出反应。 例: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_别人。 与人为善,不要以德_。,抱怨,报怨,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谢冕,(1932 ),福建福州人。现居北京,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从1989年起,他在北大首创“批评家周末”,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定期研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大或热点问题,坚持十年不辍,此举在文学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谢冕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念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他致力于将这个文学理念付诸实践,先后主持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卷)、百年中国文

6、学经典(8卷)等。其学术专著有文学的绿色革命中国现代诗人论新世纪的太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等十余种。另有散文随笔_ _永远的校园等。,世纪留言,流向远方的水,2背景资料 富有的是精神是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稿。谢冕先生针对当前文学出现“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的现象,针对当前人的精神家园贫瘠的状态,针对北大学生容易出现的“聪明绝顶,目空一切”的毛病,从现实、历史和未来的角度阐述了北大人应有的精神。这对刚刚踏入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净化。 北大物质不是很充裕,富有的是精神。每个志存高远的学子尽可摄取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7、,3相关知识 北京大学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898年,当时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在辛亥革命前,京师大学堂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并聘请了许多学有专长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到北大任教。北大这个名词常和爱国运动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后来北大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文中所说北大富有的是精神,那么北大精神是什么? 【提示】 从文章本身看,谢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虽是如何做学问,强调的却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主张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

8、精神的统一。,这就是富有的是精神所体现的精神。文中,谢先生指出,北大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人物往往是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综合起来看,文章中的这种精神就是北大的精神。诚如文章所阐述的,为什么要精神富有?因为责任重大。怎样让精神富有?学会做人,学会读书。,2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稿,作者演讲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提示】 文章首先从北大的历史和北大新生的现状谈起,指出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勉励大家抓住学习机遇,然后谈“立人”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北大学生易犯的毛病,勉励学生抓紧时间学习,并对怎样学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做学问一靠积

9、累,二靠思考,二者还要结合起来。要抓紧一切时间,做一个“书呆子”,既要学好本国语言,又要学好外国语言。最后给同学们讲到北大在物质生活方面是贫乏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富有的,号召学生做精神的富有者。,3有人认为人的生存有三个层面,生理生存、社会生存、精神生存,你认为谢先生所谈北大之精神属于哪个层面?试简析。 【名师点拨】 生理生存包含吃、住、行、性等,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人与动物最相近的层面;社会生存,人是群族的生存者,必须有社会活动空间,有与文明相和谐的社会空间,是人际交流的体现;精神生存,是人的心灵追求,既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所在,也是人与人之间素质差别最鲜明的体现。,人生存的三个层面

10、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人类发展不能脱离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社会生活的质量也将上升。但人的精神生存又并非是与上述两者同步发展的。生产力提高,经济发达,不一定精神生活就丰富了。人的精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中提到学习与历史、学习与现实、学习与未来的关系,实质上涉及的是人的社会生存问题。而在心态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谢先生强调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追求,是一种精神的守候,因此北大精神属于社会生存、精神生存的层面。,细剖深析 楼主 细细品读课文,谈谈本文最有特色的地方。,沙发 最感动的一个词语“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

11、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句中的三个“百年的”,形成排比,不仅使语言表达气势不凡,更重要的是引发人的联想:,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袁世凯帝制、日本侵华、国共合作、文革十年、改革开放发人深思,令人警醒。一连用了三个“百年”表明了北大学子所扛起的担子是多么沉重,除了要肩负起建设未来世纪的中国的责任,还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中国的文学事业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板凳 最欣赏的一个段落演讲的开头一般是沟通感情,集中注意力,引出下文。本文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恰到好处。演讲的语言带有演说者的思想感情,“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

12、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一句中,“民族忧患”指出了学生负有艰巨的责任,“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指北大在历史上曾为了民族的强大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那股爱国主义精神。运用长句,极富感情。“充实并塑造了自己”“聪明才智”“第一线曙光”,作者自豪、深沉、喜悦之情蕴涵其中,富有感染力。,三楼 一个启示“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我的理解是:这里的“书呆子”显然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指能抓紧一切机会苦读、动脑筋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学子。这里的“聪明人”也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脑瓜机灵、反应敏捷的人,更不是那些喜欢投机取巧、耍小手段、玩小聪明的人,

13、而是指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这句话包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不仅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做人。,写作素材积累,妙用反问语势强 反问是一种常用的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修辞,又叫反诘、激问、诘问。只提出问题,不作回答,但明确的答案却在反问之中。 “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并且语意连贯,强调了临时读书不会有效果。从应用角度反映了学生时代读书少的危害。反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催人警醒。,随堂练笔 以下面一段文字为例,在后面的横线上仿写两个反问句,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参考示例】 即使是灰烬,不也是可

14、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么?即使是落花,不也是在纷纷洒洒之间,透露出孕育果实的信息么? 答:_,解析:做仿写题,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例句的特点。通过阅读和分析,我们应该发现,例句是排比句,又是反问句;而每句的前后部分,又形成对比关系,前后两个事物(灰烬和落花;新芽和果实)又应该是具有对比意义的具体形象的事物。 答案:即使是枯叶,不也是可以化为沃土,为新生命提供养分么?即使是融雪,不也是在悠悠流动之间,透露出春回大地的信息么?,1课内素材开发 一个学校之所以久负盛名,不在于它教学条件多么良好,不在于它生活环境多么怡人,而在于它有一个先进的思想氛围。北大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称之为先进文化的领军者都不过分,其原因在于自从北大建校以来,北大出现了多位思想领域的强者,比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出现了多次影响深远的事情,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昔日的北大物质条件较差,但精神财富却是富有的。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都需要富有的精神支撑着他们的发展。,适用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