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526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二,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Contents Page,目 录 页,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考点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题必背要语,热考视角,练出高分,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停滞,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 经济仍处于 状态。 (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实事求是,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经济建设,2.内容,(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3)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为中心。 (4)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改革开放,3.意义,(1)我国的 从此拉开序幕。 (2)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图示图解 十

3、一届三中全会,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 农 村,经济 体制,背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人民公 社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政策: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1. 农 村,管理体制:撤销 和生产大队,建立了乡、镇政 府和村民委员会。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发展,促进 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人民公社,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

4、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2. 城 市,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 主权,缺乏活力。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 ,把企业搞活。,活力,内容,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 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2. 城 市,按劳分配,内容,所有制: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分配体制: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制度。,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易错

5、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 运动遭遇挫折。,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2. 过 程,(1)1992年初

6、,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 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2. 过 程,(4)1997年,中共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十五大,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

7、究,高考调研,考点一,3. 意 义,(1)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2)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轻巧识记 经济体制改革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考点一 社会主

8、义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讲史料 史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

9、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导读 史料说明旧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表明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

10、,高考调研,考点一,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练史料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 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探究:19

11、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答案 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2)多种所有制并存

12、(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讲史料 史料一 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欲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

13、去了。,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导读 史料说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史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导读 史料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

14、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练史料 史料 (2012四川高考,改编)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

15、商局与中国现代化),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招商局创造“辉煌”的原因并予以说明。 答案 (1)面对困境,求变求强。“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 (2)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 (3)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2014浙江高考)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B. C. D.,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