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502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大决战,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材,二、教法,三、学法,五、教学反思,四、教学过程,教 材 地 位 和 作 用,启下 承上,承,启,上,下,战略大决战在全国取得胜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开始我军的战略反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我军处于防守地位,蒋介石退出政治历史舞台 共产党创立新中国,教材简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三大战役及南京解放 等基本史实及历史意义,培养 学生合作竞争学习能力等。,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以分组竞赛 的方式进行,开展合作竞争学习-争创历史先进小组的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

2、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人民 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教材简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三大战役、解放南京 2、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教材简析,四、教材处理(本课特色简述),教学设计,一个亮点:战略大决战过程的分析(主要战术的运用),一条主线:战略大决战的历史情境,两个重点:三大战役、南京解放的意义,一个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一个高潮:对国民党政权垮台原因的讨论,教法选择,情景教学法 讲授法 多媒体演示法 探究讨论法 问题导学法,自主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讨

3、论分析法 合作学习法,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入新课,FLASH的开端导入,再现历史情景 引发求知欲,概况,智能升华,意义,第18课 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一、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概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年 9月11月,1948年11月 至 1949年1月,1948年11月 至 1949年1月,林 彪 罗荣桓,刘、邓、陈、粟、谭,林 彪 罗荣桓 聂荣臻,解放东北全境,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华北全境解放,47万,55万,52万,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 朱 德,解放军分 路进攻, 月 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逃往 结果是

4、 。,三,4,23,台湾,国民党政权垮台,1、阅读课文 -自主学习,以学为主,2、回答问题 -独立思考,竞争意识,知识探究,3、重点突破 -读战略形势图,分析战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 示意图,关门打狗,围锦打援,解放东北全境,锦州,西进兵团,东进兵团,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淮海战役 示意图,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徐州,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平 津 战 役,平江战役 示意图,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新保安,天津,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北平,三大战役有何历史意义?,1、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出问题 各组抢答 老师小结归纳,渡 江 战 役,渡江战役 示意图,上海,江阴,湖口,南京,浙 江,安,徽,江 苏,江 西,渡江战役示意图,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合作竞争学习,辽沈战役组,淮海战役组,平津战役组,渡江战役组,历史学习 先进小组,4、探究讨论 -合作探究,创新精神,辽沈战役组,辽沈战役的关键是攻打那里? 为什么?,淮海战役组,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说明了什么情况?,平津战役组,中共中央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

6、北平?,渡江战役组,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基础知识,畅想天地,问题讨论,智能升华,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平,1、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基础知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当时的形势,谈谈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畅想天地,问题讨论,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

7、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敌我双方的方针政策、指挥、部队士气、人心向背、及国共两党性质分析),从国民党来看: 从共产党来看:,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逆民意、失民心,顺民意、得民心,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回顾小结,课程结束,谢谢指导!,说课: 熊熠文,板书设计:,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1948.91948.11,淮海战役 1948.111949.1,平津战役 1948.111949.1,渡江战役 1949.4,解放南京 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原因),解放东北全境,奠定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基础,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捍卫领土完整 维护祖国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