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502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 战略大决战 课件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一、三大战役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1.分析:1947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国民党反动派由战赂进攻转为战赂防御。对此,毛泽东于这一年底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2.三大战役的胜利:,(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2)三大战役的经过,(3)三大战役的结果及其意义,3、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a.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b.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c.国统区的中共地下组织和革命群众也为

2、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解放军的英勇作战,4、意义: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的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渡江战役和国民政府的覆灭,(1)渡江战役(1949.4.21),(2)占领南京(1949.4.23),-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持:,敌我力量对比,说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战略反攻前的战争形势:,国民党方面:,兵力:430万人,373万人,(由于战线延长,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已

3、经大为减少;由于屡战屡败,兵力削弱,士气急剧下降;国统区内人民奋斗争,使国民党军队的后方极不稳固.),共产党方面:,兵力:128万人,195万人,(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因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由于不需要分兵把守后方供给线和城市,机动兵力大大增强。在解放区,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 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人民解放军的全方已得到巩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地内线作战,歼灭敌人, 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察 哈 尔,热 河,辽 北,吉林,山 西,山 东,河,北,绥远,辽 宁,河 南,安徽,江 苏,济南,辽沈战役(1948.9-11)歼敌47万余人,淮海战役(1948.11-1949.1)歼敌55万余人,沈阳,锦州,天津,张家口,北平,徐州,平津战役(1948.11-1949.1)歼敌52万余人,长春,双堆集,陈官庄,碾庄,课后小结:,1、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的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渡江战役埋葬了,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课堂练习:,填表: 三 大 战 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