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390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能够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二,三,四,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体会探究过程和所用的方法。,一,二,三,四,二、实验器材 小车(前面带小钩)、100200 g的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56条等长的橡皮筋、刻度尺。,一,二,三,四,三、实验原理:倍增法 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对物体做不同的功时物体的速度。为简化实验,

2、可将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速度。最后探究力做的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一,二,四,三,四、实验步骤 1.先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然后在钉有钢钉的长木板上放好实验小车。 2.先用1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1,记入表格。 3.用两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测出小车的速度v2,记入表格。 4.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入表格。 5.建立直

3、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W,用横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v或速度的二次方v2,描点、连线,得出结论。,一,二,三,一、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小车做负功,我们研究的是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采用将木板一端垫高的方法来实现。将木板一端垫高,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就能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判断已平衡掉摩擦力的方法是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到小车不受其他力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2.我们用2条、3条、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一,二,三,3.实验数据处理时

4、,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W0为单位,作出W-v以及W-v2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二次方v2的定量关系。 4.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匀,应选间距均匀的那一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为这一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一,二,三,二、误差分析 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2.平衡摩擦力不彻底或平衡过度也会造成误差。 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一,二,三,三、数据处理 1.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获得

5、如图所示的纸带,为探究橡皮筋做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应在纸带上测量的物理量是(用字母表示):A1、A2间的距离x,小车速度的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一,二,三,2.实验数据记录:,一,二,三,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例题1】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类型一,类型二,

6、类型三,(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填测量工具)和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

7、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解析:(1)为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来测量纸带上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 (2)平衡摩擦力时,也要平衡掉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平衡状态的特点,小车做匀速运动时即平衡掉了摩擦力。 (3)若木板水平放置,则未平衡摩擦力。小车速度最大时,也就是加速度为零的时刻,即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时刻,此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还未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B正确。 (4)应该选用

8、纸带上小车做匀速运动部分进行测量,此时小车的速度最大,即GK部分。 答案:(1)刻度尺 交流 (2)D (3)B (4)GK 题后反思本实验中利用纸带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等与前面的一些实验类似,要注意灵活迁移,提高实验技能。,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1)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以消除这种影响 。 (2)由表可得出定性结论: 。 (3)设一条橡皮筋拉长到固定长度所做功为W0,大致画出橡皮筋所做的功W与小车速度v的图象。(画在图乙中) (4)由图大致可判断出W与v的关系是 。 (5)填写下表的空白部分,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点拨:平衡摩擦

9、力可消除其对实验的影响,观察表中数据判断定性结论,根据数据描点把各点用一条平滑曲线拟合,由图线判断W与v的关系,根据数据计算填表。 解析:(1)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稍微垫高,使小车能牵引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可消除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可得出定性结论: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有关,并且做功越大,小车获得的速度越大。,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3)每条橡皮筋拉长的长度都一样,一条橡皮筋拉长到固定长度所做的功可为W0,则做功与拉长橡皮筋条数成正比, 第2、3、4、5次拉长橡皮筋做功应分别为3W0、 4W0、5W0、7W

10、0。W与v关系的图象可能为抛 物线,如图所示。 (4)如果W-v图象为抛物线,则可能Wv2。 (5)计算填写如下表。 答案:见解析,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题后反思用图象法分析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很直观,也很清晰,通过图线的形状容易确定W和v以及W和v2的关系。,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例题3】 如果提供给你天平、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及计算机辅助设备,请设计探究功与质量、速度间定量关系的实验方法。 点拨: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可以测出滑块经过导轨上某位置的速度。,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以v1、v2分别表示滑块经过光电门G1、G2时的速度,根据固定在滑块上的两遮光条的间距和由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经过光电门G1、G2的时间,即可算出v1、v2。 由m、v1、v2组成的式子可能为 将实验数据分别代入以上各式,运用计算机辅助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发现功与质量、速度间的定量关系。 答案: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