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639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捕蛇者说 每课一练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蛇者说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dng) B.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x)C. 吾嗣为之十二年(s) D.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j)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生病B. 痛苦C. 困苦不堪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A. 鼻涕B. 眼泪C. 鼻涕和眼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 牙齿B. 年岁C. 年月3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乡邻之生日蹙黑质而白章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故虽有名马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向吾

2、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文: 5根据课文填空。(1)捕蛇者说选自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时写的。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中唐朝有_,宋朝有 、 、 、 、 、 (2)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 ”来揭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3)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4)交代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二、阅读能力(一)课内阅读(2006年,常州市,12分)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问题。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

3、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 ) (3)更若役(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4、。 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二)课外阅读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

6、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选自柳河东集三戒)注释:畏日:对日辰的迷信忌讳。直:通“值”,正当着。椸(y):衣架。1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义。(1)甚:_。 (2)悉:_。(3)故:_。 (4)购:_。2翻译划横线上的句子。(1)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译文:_。(2)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译文:_。3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什么道理?三、创新体验(2007,山东省威海市,2分)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喻光阴迅速,谓 ;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祝事业有成,

7、则言 。参考答案:一、1D 剖析:“藉”在这里应读“ji”。2C B C 剖析: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岁”在古代是年龄、年岁的意思。3D 剖析:D中的“而”都是即使的意思。而A中的“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并列;B中的“其”,一个是代词“他们的”,一个是语气词“难道”;C中的“之”,一个是不翻译,一个是代词。4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剖析:注意重要语言点。如“向”是从前、以前的意思。“病”是困苦不堪的意思;“食”在这里是吃的意思。5(1)柳宗元集 永州 韩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 (2)苛政猛于虎也。

8、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二、(一)1.(1)每年 (2)几乎、 多次 (3)更换 (4)冒着 剖析:注意“数”在这里应读“shu”是多次,好几次的意思。2.(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剖析: “虽”、“安”、“毒”等关键词,注意翻译准确,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即使、怎么、怨恨。 3.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

9、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剖析:紧扣课文内容,联合课文主旨来思考。4(1)苛政猛于虎也。(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剖析: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二)1(1)厉害 (2)全都 (3)原来 (4)悬赏 剖析:注意“购”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悬赏。2(1)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正好是子年,而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2)结果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过了几个月才散尽。剖析:“以为”解释为因为,“已”解释为停止。3对于害人的东西,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会猖狂、横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彻底将它们消灭,才能杜绝祸患。剖析:从鼠的角度:讽刺钻了时机空子的恶人,以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情势一变,灾祸便难免了。从人的角度: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而恶势力无论怎么猖狂,只要坚决斗争,就能取得胜利。三、1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2(1)A 剖析:“智取生辰纲”后,官府捉拿晁盖等人,宋江暗中向晁盖通风报信,被阎婆惜发现,才有了“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故事。 替天行道(2)示例: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借东风 草船借箭 既生瑜,何生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