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136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案1 北师大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案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学习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列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学会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养成。通过共同分析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影响,学生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史实,知道各民族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其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识。学生通过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

2、顾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并在改革中以身作则的史实,促进其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学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和已有经验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第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对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现实生活中,民族间友好交往的事实对学生的影响较深。. 初一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分析。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所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长期融合的史实,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

3、与交往,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而北方民族大融合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课共设有两目: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主流。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所以,孝文帝改革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教材处理. 将课文中的第一目(楷体字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列为学习的内容。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纳入学习范围有利于学生对孝文帝

4、促进民族融合措施的理解。.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中加入相关的图片。由于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习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将反映当时民族融合的一些图片出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搜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剪辑歌曲爱我中华等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板书设计教学方法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采取分析讨论、表演课本剧表演等形

5、式。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影碟歌曲爱我中华。教师:同学们对这首歌一定都很熟悉,那么,哪一名同学来说一说,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理解(略)。教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问题,现做一个现场调查。(教师现场调查班级里的民族分布情况)教师:请这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告诉大家,你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个集体中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略)。教师:我们国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融合的现象古已有之,尤其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间的融合更为显著。具体的情况如何?这也是本节

6、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内容。讲授新课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教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聚。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下面,请同学阅读书本的第一目,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什么地区?(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书读图)学生回答:(略)教师: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逐渐内迁,汇聚中原,和汉族人民一起杂居相处,在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上都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课题)民族大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下面,我们就以鲜卑族为例,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鲜卑族的拓跋部在北方建立了魏国,定都在平城,史称北魏

7、。同学们想一下,北魏皇帝处在一座远离中原的城市,想要很好统治中原人民,容易吗?(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平城的地理位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平城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学生回答:(略)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师:同学们想像你就是北魏孝文帝,你想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控制,会怎么办?(各小组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评价和引导)教师:那么,孝文帝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看一个课本剧就知道了。(学生表演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课本剧)教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更好地控制黄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请同学们看书,总结一下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教师:同学们推测一下,孝文帝的这些汉化

8、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使得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能发现什么问题?(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穿汉化服装的少数民族贵妇图和北魏孝文帝像)学生回答:(略)教师:同学们再看这两幅图。(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反映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面交融情况的墓室砖画)上面这幅图是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蒸馍与烙饼;下面这幅图是两名汉族贵族正在吃烧烤食品。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烧烤也是少数民族的吃法,而魏晋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少数民族不但在饮食上对汉族人民

9、产生了影响,在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北齐“校书图”)同学仔细观察中间坐着的这个人,他坐的正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到中原地区的胡床。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在当时“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鲜卑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请同学们议一议,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本课小结民族关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

10、面。我们今天学习了我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史实,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民族融合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课堂测评. 你能将属于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内容放入相应的位置吗?(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前完成练习). 历史猜想(教师出示“五胡”“孝文帝”“洛阳”等名词,小组各派两名同学到讲台前,甲同学用与历史相关的语言表述教师出示的名词,乙同学面向全体学生猜词。如教师出示“五胡”后,甲应该这样表述:两个字,历史上对魏晋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合称). 师

11、生共评(依据“历史课综合评价表”)。教案说明依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理解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节教案。其中,编排课本剧需要教师参与指导;历史猜想也可放在课前,用于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课堂评价表每周上课前由历史科代表下发给各组组长,学生完成后,由科代表收齐交给教师。教案点评该教案构思新颖,学生活动设计合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教案中“你就是孝文帝,你想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会怎么办?”的假设以及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篇值得参考的教案。指导教师:尹相形(大庆市萨尔图区教师进修学

12、校)附一历史课综合评价表说明:()自评采取文字形式,互评和师评分别为、三类;()互评由各组两名组长完成。附二课前编排历史剧的参考资料资料一(学生收集的资料)魏孝文帝是一个在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此,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要数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的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

13、,他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大军继续南下。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

14、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同意迁都了。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给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就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资料二(教师收集的资料)年,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北魏自年定都平城后,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城作为都城已不适应。经济上,平城寒瘠,而交通运输不便,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常发生困难。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北受柔然的威胁,经略上,南方又显得遥远。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