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029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2(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一、教学目标1、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3、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二、教学重难点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 教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将

2、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2、“小康”目标的提出 学生阅读105页“楷体字”,回答: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在什么时候?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根本目的是什么?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教师小结: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3、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

3、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制定了包括16项指标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学生阅读106页表格,明确16项指标。 教师补充: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和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为最富裕。在这项标准中将这一系数设定为50%代表的是虽不富裕,但生活比较宽裕。 教师:下面就以浙江省为例,对照“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进行简要评价。 学生阅读107页上楷体字,回答:浙

4、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情况如何? 教师:在比较中我们得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标准,这说明浙江省已经完全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标准达几倍之多,这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个别指标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如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这说明浙江省还应引导居民不断调整消费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教师:改革开放30年来是人民生活改善最显著的时期,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的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世界前列。 教师:经过对16个指标加权测算,到2000

5、年时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超过了小康水平,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为56%,全国平均为96%,因此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到2000年全国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学生阅读106页下楷体字,回答: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有何重大意义? 教师归纳: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只要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贯彻执行,就一定

6、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4、“全面小康”的构想 学生阅读113页“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 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理想,全面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同学们,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是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其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 学生集体朗读107页中间楷体字内容,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关键目标的实现对老百姓有何意义? 教师过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

7、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不同的地区自身的基础和发展特点不同,因而不同的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广东省可谓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下面我们去看看广东省的全面小康构想是如何的。 学生阅读107页至108页楷体字的内容,并将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进行归类。 教师归纳: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小康目标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显著。 教师: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我国走过的每一步,我们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感受将更加深刻。 学生阅读108页中间楷体字,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

8、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回答: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处于怎样的地位?你是如何来理解的? 教师归纳:这种分阶段有步骤的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是积极而又稳妥的,它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新世纪头二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二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5、畅想2020 教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无数人倍感振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我们国家、我们的家乡,还有我们的小家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呢

9、?让我们一起来畅想2020. 教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鼓舞下,各地都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我们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张庄村村民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 学生集体朗读108页下文字“张庄村村民对家乡全面小康的描述”,回答:村民们盼望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变化? 教师归纳:从张庄村村民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而朴实的期盼,而这些朴素的词句却又通俗地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内容。 教师过渡:看完了张庄村村民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我们也来设想一下到2020年,我们宜宾以及我们自己的小家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回答109页上练习) 教师归纳:小康的核心是一个“富”字,其最终的目的是富

10、民,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全面小康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无论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发展的措施,都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使人民群众分享增长的成果。6、本课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测算,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四、教后反思 教学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先讲三步走战略目标,再讲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这样学生更能理解,目标线索明确,否则会弄混。

11、其次有关2020年的畅想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展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决心。第二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2、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3、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2、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到上世纪末,也就是在20

12、00年左右,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2、分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教师:小康水平应该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以求真务实地态度对比进行科学地分析。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 学生阅读109页中间楷体字,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总体水平的综合性

13、认识。教师补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总体小康偏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阅读109页至110页“事实一”至“事实三”,并分别用一至两句话概括各自反应的问题

14、。 事实一:公众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下水平。 事实二:公民素质低下,有待提高。事实三: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司法成本不断增加,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补充事例:2004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数据统计小康实现程度在全国排名地区方面全面小康标准现有水平1上海农村森林覆盖率23%3.7%养老保险覆盖率80%62.2%18河南农村饮用自来水80%13.6%使用清洁能源和卫生厕所70%1.2%和0.8%30青海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9年5.7年人均寿命75岁68岁 教师归纳(也可由学生概括):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以

15、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它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学生阅读110页中间楷体字材料,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不平衡性方面的综合认识。 教师补充: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3、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 教师过渡:在分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因为农业、农村能否发展,农民生活能否实现全面小康,这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