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004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8.5 三国鼎立 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三国鼎立 案例 三国演义邮票与三国历史活动目的:1知识方面: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等重大历史史实以及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2能力方面:通过搜集邮票素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和讲演的能力;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反映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历史人物正确标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邮票这一鲜活的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在师生以及相互交流中的主动理解态度和大胆地批判精神。向学生介绍如何欣赏方寸之美,潜移默化地实施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的形成。活动准备:1布置课题:介绍三国演义邮票的发行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把学生对三国历史人物和三国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动力。收集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三国邮票及相关知识。动手编写邮票的相关说明文字。(要求包括三个角度:文学的角度即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历史的角度即真实的史实、审美的角度即如何欣赏方寸之美。要注明资料来源。)制成实物投影片或电子演示文稿。完成了演示文稿的制作以后,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请学生采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展示演

3、示文稿。2提供学习资源:参考网站、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活动过程:1.收集资料:在课前,教师可以承担一些信息资料代理的工作,从网上搜集有关三国演义邮票以及三国历史的学习资源:三国演义:http:/202.119.109.120/whbian/novel/tsinghua/Literature.AIX三国演义(连环画):http:/ 展示成果,交流答辩。交流之前,我先向同学提出了交流的要求:今天这节历史活动课的主题是“三国演义邮票与三国历史”。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准备,六个小组都已经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各小组的收获。请各小组依次登台,由解说员用实物投影或电子演示文稿介绍邮票上

4、的三国历史故事、赏析方寸之美。每组介绍完毕,同学们可以提出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好,下面有请第一小组出场:交流开始了,第一小组介绍的是第二组邮票夜袭鸟巢三顾茅庐、单骑救主、大闹长坂坡,几位同学或声情并茂地朗读,或绘声绘色地讲解,把课堂中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吸引住了。介绍完毕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很快有同学站起来发问,说:“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们,为什么诸葛亮年轻时,人们称他为卧龙?”这一小组的主解说同学略微想了想,然后很大方地说:“我想可能是因为诺葛亮年轻时隐居山中,他又很有才智,所以人们称他为卧龙,我的解释不知你是否能接受?”那位同学很满意地坐了下去。很快,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5、我想请问一下。夜袭鸟巢中的鸟巢,在什么位置?”这下可难住了这一组同学。他们灵机一动,请老师帮助她们。整堂课,教室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大胆提问,畅谈感受,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天地:1三国历史何以独具魅力一是三国历史的特殊魅力。从政治格局来看,是三足鼎立,三者之间互相牵制,很富有戏剧色彩;从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且三国的君主都可称明主,手下网罗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从事功方面看,三国都是打着正统或维护正统的旗号,剪除异己,实现新的统一。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了这样一大批智勇之士,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一幕幕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

6、个焦点。这也是罗贯中要选取三国这一历史时段来创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国演义有“三国”的历史之根,而三国历史又有“演义”加以渲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动,使彼此都逐渐超出了它本来的能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历史魅力和艺术魅力。2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与三国历史的真实相比,三国演义中的史事经过、典章制度、生活习俗、人物功过、人物性格、官制、礼仪、时间、地域等或是不准确,或是弄错,或是有意虚构,或是过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并存。尤其是书中所记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时代的,与三国的实际情形相差很远。譬如坐姿,在三国演义中人物都垂脚高坐凳椅,而历史研究表明,三

7、国时期人们普遍跪坐,即使是妇女梳妆,也都是跪坐进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后,由于胡床的传入,坐姿和坐具才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下面举几个典型人物的例子,更能清楚地辨明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的差别:一是与诸葛亮有关的“空城计”和“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空城计”完全是虚构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作了加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

8、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二是关羽的一生事迹。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载很简单,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赠给关羽的美名最多,对关羽的一生事迹虚构得也最多。如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都是假的。至于关羽死后在玉泉山显圣、并活捉吕蒙使其毙命,则纯粹是封建迷信。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关羽放水淹七军事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3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之真伪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9、,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积极的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

10、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做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曹操:历史上的曹操

11、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节选自光明日报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 作者:朱大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