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298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习目标:1、 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2、 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文”概念,其对社会的影响。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 就是明太祖。2、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3、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利:在地方 ,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 ,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

2、责(2)设立特务机构 ,监视、侦查臣民。(3)文化上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 (1)背景: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把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军事大权。明太祖死后,藩王势力膨胀,对建文帝构成威胁,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 (2)经过: 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3)结果: 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2、迁都北京:明成祖改 为北京,于 年迁都北京,目的是 3、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1421年,迁都北京;(2)继续执行 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 。二、儿歌记忆1368朱元璋,建都南京

3、元灭亡,“民政”“刑狱”和“军政”,三司直属归中央,废除丞相、中书省,六部分理管朝纲,特务机构锦衣卫,皇帝指挥大权掌,四书五经八股文,明朝君权更加强。明朝有个建文帝,下令削藩大祸起,朱棣打起“靖难”旗,起兵夺权称了帝,1421迁都城,南京迁都到北京,强化君权有谋心,削藩“增特”搞专政。3、 思维拓展动脑筋:1.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答: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2. 男孩:“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危害极大。”想一想,那种说法对呢?为什么?答: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强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

4、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死板僵硬,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范围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练一练:B活动与探究1. 议一议:明朝前期.权利?答: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以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实行削藩政策。文学方面:八股取士2. 思考与判断:想一想,他们谁说的对?答:男孩的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他只看到了现象。女孩的

5、观点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因而更加深刻3. 游览与分析:游览明十三陵.为何朱棣的陵墓规模那么宏伟?答: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而那时明花草的经济发展,国势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成为十三陵中最宏伟的陵墓。4、 巩固提高1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A朱温,1368年 B朱元璋,1368年 C朱棣,1421年 D朱熹,1421年2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实行削藩政策A B C D3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

6、,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其中,分管地方刑狱工作的部门是( )A按察司 B布政司 C都指挥使司 D督察院4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君主权力 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5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废除丞相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设立东厂ABCD6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制定法律 C.监视、侦查臣民D.督查百官7“八股文”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8、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秦始皇、雍正帝9、中国封建社

7、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管等措施来巩固统治材料一 丞相 材料二 枢密院 吏部 皇帝 太尉 郡 县 户部 中书省直辖地 御史大夫 皇帝 中书省 礼部 兵部 行中书省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 刑部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 御史台 工部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反应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五、反思答案:18 BAABBCCA(1)秦朝 统一货币、度量衡行省制度 西藏 台湾明朝 明太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