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6235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5 破阵子课件 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破阵子 春景 【宋】 晏殊,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词人。 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 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 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 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 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 元献。 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 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

2、前桃李重欧苏, 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在城里走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晏殊进了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回答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吃饭。俩人吃完饭,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猛地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

3、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 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4、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婉约派,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 春 景 晏殊,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

5、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在甜美地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两句 有什么作用?,1、点明季节 2、用“燕子”“梨花”两个典型意象渲染出秀美明丽的春景。 3、奠定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为下片人物的出场和“斗草”作了铺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赏析写景妙处。,1、“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意盎然与生机勃勃; 2、 “碧苔”写春色之美, “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从视觉、听觉写了清明的景色。,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1、表情:笑,“巧笑 笑从双脸生” 2、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 今朝斗草赢。” 3、场面描写:斗草,反映出少女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总结,上片写景,下片写人,以景衬人。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初春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还刻画出古代少女的生活片段,反映出少女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 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独具特色的田园风景画,还是一幅与古代劳动妇女生活有关的地方风俗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