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162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4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5.4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4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4 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灿烂的青铜文明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夏、商、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2)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相关历史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得出青铜制造业的特点。(2

2、)通过对青铜文明的思考和讨论,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时期文明的本质。(3)通过对奴隶的悲惨处境和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比较,使学生明白灿烂的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基础上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制作特点,青铜工业的发达;2、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突破方式: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

3、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着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2、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三、知识体系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

4、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夏商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最早在商朝朝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3、奴隶的悲惨生活: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最能体现奴隶生活悲惨的是奴隶主用奴隶做殉葬和祭祀活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司母

5、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文化的一系列图片,引发学生对青铜文明的探知欲望,让学生回忆原始社会时期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是巨大进步。2、教学新课教师:这些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主要用于祭祀,可是大家知道这些青铜器是如何炼制的吗?他们在冶炼中,往往要几百人同时操作,引导学生阅读26页导入图片和28页的阅读卡,使学生得出青铜器工艺有:制模、翻范、合范和浇筑四个过程。教师: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但是青铜器的发展成熟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地域性划分,从夏商周的主要活动区域黄河流域来看,到夏朝,青铜器种类增多,商朝是灿烂发展时期,到了西周种类更加繁多,主要代

6、表作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体现了当时青铜器制作的工艺精湛。而在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主要代表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教师: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当时青铜器的特点:规模大、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分布广泛。教师:夏商周时期,经济发展活跃,青铜器的冶炼是手工业的一个方面,其他如瓷器制作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我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因此我们国家的英文单词为“China”,玉器的代表有玉虎和玉象。教师:除了手工业以外,商朝的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也很发达,授课中用“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来阐述,简要说明“商人”的由来。过渡:既然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其文明的标志呢?教师: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青铜文明”的概念,能够正确认识到“青铜时代”以及“青铜文明”并不等于“青铜器”。教师:夏商周的青铜文明灿烂发展,但这种灿烂是在残酷的奴隶制下形成的,展示图片匹马束丝、戴枷锁的奴隶陶俑、武官村大墓等。3、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