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1587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鸦片战争的烽烟相关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年 月 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2 年 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年清政府战败求和。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 ”的主张。5改错:(1)魏源认为“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 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天津、福州、北京、上海。(3)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宣传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基础巩固6“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2、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这段材料揭示了(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火炮、鸦片都有较大的危害 D鸦片烟使中国分裂混战7鸦片战争爆发前,向中国大 量走私鸦片的主要列强是 ( )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西班牙8面对英国殖民者利用鸦片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廷桢 D葛云飞9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B保护鸦片贸易 C打开中国的商品商场 D割占的领土10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840年的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魏源编著海国图志1

3、11997年,离家百余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隆隆的炮声震醒了天朝大国的迷梦。你知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下列哪一事件吗 ( ) 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五口通商 D战争赔款13“善师四夷者,能治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西学东游记 D孔子改制考 14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发生在 ( ) A18381840年 B18391841年 C18401842年 D18561860年1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16鸦片战争后期林则徐被革职流放,途中曾经感慨地说:“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这里“战鼓声”是指 ( )A虎门销烟的欢呼声B鸦片战争的枪炮声C人民群众的呐喊声D送他远行的鼓声17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 A虎门销烟 B中国禁烟运动 C鸦片战争D林则徐18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其中一首写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

5、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黄豹”指什么?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 ( )A澳门南京条约B香港马关条约C香港南京条约D台湾马关条约19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0阅读下列材料: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完成:(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2)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同在一个省的有哪些?(3)条约中第一款和第四款对中国有什么危

6、害?创新升华 2l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 842年,当英军抵达南京江面时道光帝“念江南数百万生灵一经开仗,安危难保既经该大臣等权宜应允。朕亦只可以民命为重”。 材料二 清政府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全权代表耆英上奏道光皇帝说:“该夷船坚炮猛初尚得之传闻,今既亲上其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制伏。”道光帝表示首肯。 请完成:(1)结合教材和材料一的内容判断当英军于1842年到达南京江面时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如何?他萌生这一想法有什么原因?他持这一想法的借口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侵略者为什么要清政府的和谈代表到他的军舰上去谈判?这一做法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3)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

7、你对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何感想?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答案自主学习 11839 6 3虎门销烟 21840 6 1842 3南京条约 4 师夷长技以制夷 5(1)魏源改为林则徐。 (2)天津、北京改为厦门、宁波。 (3)宣传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改为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基础巩固 6A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大炮杀人屈指可数,而鸦片烟杀人则不能用亿万千来计算,可见,对 于杀人,大炮远远比不上鸦片烟。材料通过对比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故选A 项。 7A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 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

8、头指向了中国。由于英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就转而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 8A 9C解析: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旱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10B解析: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是在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是在1842年。故B项正确。 11A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12A解析:此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标志着中国

9、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 13A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由于材料属于古文,因此做此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材料的意思。从材料看,表达了一种向外国学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它是魏源的主张,而魏源的代表作就是海国图志。故选A项。 14C解析:英国于1840年6月派军舰侵入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故C项正确。 15C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中国的社会矛盾、革

10、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此后民族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与外国 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16B 解析:林则徐因为禁烟得罪了英国侵略者,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就被革职流放。但作为一代名臣,他虽处在困厄之中,犹不忘国家,惦记着战争的境况。因此,这里“战鼓声”是指“鸦片战争的枪炮声” 。 17A 解析:此题是考查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历时23天,到6月26日,共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这两个事件都与虎门销烟有关,因此是为了纪念虎门销烟。 18C解析: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说明“黄豹”指香港,香港被英国侵占源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11、19A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20参考答案:(1)南京条约。 (2)厦门、福卅I同在福建省。 (3)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关税自主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此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 内容及危害。第(1)问结合材料的内容就可直接回答;第(2)问须在掌握五口在地图上的位置的基础上来回答;第(3)问应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创新升华 21(1)态度:停战求和。 原因:清军在战斗中节节失利,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 借口:保护老百姓免受战火的侵扰。 (2)目的:向清政府代表炫耀武力,迫使清政府心悦诚服地向他求和。 效果:事实证明英国的险恶用心得逞了,从耆英上奏给道光帝的话中即可看出。 (3)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同时,清朝上下又愚昧无知,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完全丧失了斗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