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104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1(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远离违法犯罪课标要求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知识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区别;认识 “黄、赌、毒”和“功”邪教的严重危害性。教材内容要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抵制不良诱惑 远离违法犯罪教材与处理分析导语导语有三层意思:首先指出丰富的现代社会生活中,

2、夹杂着无数诱惑;接着指出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的某些人,因抵挡不住诱惑而行为失范,甚至触犯法律;最后点出本课的主题,为了自己的健康与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情景再现本栏目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两个目分别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抵制不良诱惑 远离违法犯罪”。引言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向往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我们的行为总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引入本课第一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一个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含两个。第一个指出了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首先点明,行为和结果之间具有一致性,每一种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接着以例

3、说明,个人的行为不能危害自己、危害他人、损害公共利益。第二个通过故事及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具有责任感,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为此,要善于分辨是非善恶;对自己的行为要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做了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加强自我训练,养成对行为负责的习惯。第二目“抵制不灵诱惑 远离违法犯罪”含两个。第一个通过情景及相关案例的设置,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以及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即:一般违法与犯罪有区别,一般违法可能演化为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个着重讲解“黄、赌、毒”和“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远离违法犯罪。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阅读

4、战胜不良诱惑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不良诱惑虽然像病毒,但只要我们结合自己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对待它,就一定能摆脱不良诱惑的侵蚀。感悟名言通过阅读名言,感受对行为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杜绝不良嗜好、抵制毒品、远离违法犯罪。活动体验通过战胜不良诱惑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并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提高战胜不良诱惑的自觉性。点睛之笔点出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及本课的主题: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要自觉避免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教材重难点分析(一)行为

5、和结果具有一致性,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行为和结果具有一致性,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这一重难点的解决,是达成第二目“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的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决定着第二目的升华。行为和结果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在做出行为之前一定要考虑后果。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作为社会中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从情感上意识到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二)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的教学中难点。一

6、般违法和犯罪是有区别的,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线,但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则会演化为犯罪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着本课难点“抵制不良诱惑”处理得成功与否。(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特别是黄、赌、毒和功邪教的诱惑”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首先,正如教学所说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夹杂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诱惑。青少年在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时,由于抵制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差,极易在诱惑面前素手就擒,走上邪路。因此引

7、导学生抵制不良诱惑,对他们端正人生方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次,抵制不良诱惑是远离违法犯罪的必备条件,如今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受到社会中严重不良诱惑的影响,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抵制不良诱惑的意识,有利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再次,在教学中应特别强调“黄、赌、毒”和“功”邪教的不良诱惑。在七年级、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抵制不良诱惑的问题,九年级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将不良诱惑和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大量事实让学生感知黄、赌、毒和“功”的危害性,以及这些不良诱惑和犯罪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

8、强自控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教学设想第一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上)让学生体验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要规范自我行为,在做出行为之前一定要考虑其产生的后果。第二课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下)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第三课时:“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引导学生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第四课时:“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下)引导学生认识“黄、赌、毒”和“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

9、危害性,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学情分析第1课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能力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知识知道行为和结果具有一致性。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危害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教学重点认识到个人行为不能有害于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知识要点1、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行为导致不良后果。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考虑到行为的后果;3.社会生活中,对个人的行为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应考虑行为的后果,个人行为不应该有害于自己,不妨碍

10、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不损害公共利益。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教师讲述或多媒体展示)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喊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砚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这个孩子救了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儿子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答。”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

11、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孩子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一个农夫的善良行为,竟然给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影响教师:同学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结果。农夫的好行为带来了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应怎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引人本课课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上)展开一 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教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组情景。多媒体显示:情景一:上学途中,面对他人的善举,我们应该情景二:上学到校

12、,面对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情景三:在教室里,面对同学的请教,我们应该情景四:放学路上,面对有人的恶行,我们应该情景五:回到家中,面时父毋和长辈,我们应该教师:请同学们分别针对以上五种情景用两个词语准确的表达你应该有的行为学生:情景一我们应该支持和赞扬,情景二我们应该礼貌和尊敬。情景三,我们应该主动和耐心;情景四,我们应该阻止和举报;情景五,我们应该孝顺和体贴。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样做必将得到老师的赞许,同学的拥护,家长的夸的认同。同时,这样的行为也是我们积极倡导和鼓励的,并能得到良好的评价,会带来良好的结果。得出结论:(一)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板书)教师: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

13、以看见这样的现象。(鼓励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允许多角度,多样化回答。)教师:扰乱课堂秩序,肯定惹来同学们的谴责和老师的不满;妨碍他人休息,必将引起他人的厌恶和愤怒;文明的言语,突显自己的肤浅和缺乏修养;不遵守交通规则,轻则遭到交警的警告和老师的批评,重则容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于人于已都是一种损害;顶撞父母,让父母伤心怄气,导致家庭不和等。由此可见,不良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消极的。得出结论:(二)不良的行为导致不良的后果(板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的相关内容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对同一事物,我们不同的人可能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行为和后果之间具有一致

14、性。得出结论:(三)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板书)教师:其实,任何一种行为都能够导致多种不同的后果,都会对自己、他人、社会产生多种影响,请同学们结合教材25页本目的第二个令的内容,列举一种行为,并设想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多种后果。(方案一: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行为,并分析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导致的后果有什么不同方案二:教师列举一正一反两种行为,如合理上网与迷恋上网,让学生去分析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以及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不同影响)教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导致不良的后果。由此可知,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集体、社会有两种不同的作用,良

15、好的行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良的行为对他人、集体、社会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下雷锋的事迹。教师:雷锋只活了22岁,为人民工作的时间只有7年,他不辞辛苦,尽心尽力地为人民奉献最多最好的服务。群众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行动,他的伟大寓于平凡的服务人民的行动之中。教师:如果我们都像雷锋、魏青刚那样,社会将是什么样的面貌?(教师可以将学生按人数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发言)学生回答:略。教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如果我们大家都像雷锋、魏青刚那样,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温情,充满了爱,就能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不正是爱的奉献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号召全社会成员向雷锋同志学习,所以每年中央电视台都要进行“感动中国”系列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和评选。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在向他们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而不能随心所欲。(四)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个的“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