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057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 民族大家庭 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七课族大家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内容和意义;懂得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过程与方法: 探究、体验

2、、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民族的音乐和舞蹈最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特点,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个性。学生通过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能够了解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但是,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我国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了解比较少。许多学生对 1997年香港回归的盛况还记忆犹新,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也是同学们亲眼所见第二节 平等尊重教学环节

3、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教师引导 说出你知道的各行各业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教师:通过前面的竞赛活动,我们都了解了,我国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体会不同民族在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学环节一: 民族区域自制的提出 教师:早在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文件中,已经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也都提出了民族区

4、域自治主张,并在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也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这一部分是学生不了解的,因此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通过背景材料的学习,了解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尊重是我党一贯的主张。教学环节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教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

5、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要特别强调“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这几点。教学环节三:民族区域自治权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除行使一般地方的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

6、济和文化的特点行使自治权,主要包括行使立法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权利;管理地方财政的权利;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的权利;培养民族干部的权利;进行贸易的权利;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的权利等。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哪些自治权利,懂得行使这些权利的意义。教学环节四:自

7、治区设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西藏自治区(1965.9.9)教学环节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播放或者展示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开会、讨论、表决的音像资料、新闻片段或者是图片。教师:我们经常说“国家大事”,我们的国家大事是由一个专门国家机关决定的。这个国家机关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少数民族在我国人数只有 8% 左右,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来看,均超过这个比例;十届所有人大副委员长中,少数民族有 21% 。两

8、个数字可以说明什么? (体现平等尊重) 用实际的例子来诠释民族平等的意义。环节六:学以致用 1寻找表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标志物。例如:在很多地方同时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如人民币上的文字、故宫的大殿名称等。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全班交流。2学生学习教科书第 61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规定,并交流在与其他民族的同学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相互尊重,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活动发现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活动设计(一) 天路之旅 1活动意图: 欣赏青藏铁路沿途的风光,了解青藏铁路修建的故事和创造的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奇迹,感受各民族团结互助,有利于共同进步和发展。2活动过程: 将学生分为几个

9、小组,分别查找资料并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课堂上做一次天路之旅。3活动提示: 注意活动以形式的多样和资料的丰富,吸引学生。例如,可用音乐的形式,可用影音资料等。(二) 民族区域自治1活动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是教科书第七课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政策内容和具体措施等,是“平等尊重”的核心内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意义。2活动过程: (1)学生阅读“教学参考资料”中的资料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开展讨论,就文章中的有关内容谈感想。(2)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资料(分类查找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根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意义

10、),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权,并交流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的意义。可以参考“教学参考资料”中提供的有关文章。3活动提示: 注意形式的多样,可以用图片、数字等形式展示学生查找的结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及其意义,不要只局限于查找有关文件或法律条文,要让学生查找一些具体事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政策的理解。(三) 昨天和今天 1活动意图: 通过了解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2活动过程: (1)学生查找反映各自治区(县)发展的图片和数字。(2)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各自治区(县)的变化。3活动提示: 注意形式的多样,可以用图片、数字等形式展示学生查找的结果。全 品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