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023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身受益的权利讲学案一、基础知识1、我们每个同学应充分了解正面临着的现实问题当今我们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如果不接受教育,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将很难立足于社会,只有接受教育,主动掌握知识本领,才能把握自己。丰富和完善自己,进而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充分享受义务教育这基本权利,并履行好应尽的义务。2、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教育是以促进 、 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的活动。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 。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帮助人们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 ,分享 ,获得 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是唤起

2、人的 ,不断 ,开辟发展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 。教育可成就一个 、 的未来。3、享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指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有从 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 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 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予以保证的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 、 、 。4、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当受教育权遭到不法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 或 方式予以维护。5、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每个公民为了自己的发展,一生中都要珍惜各种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的腾飞而学习。作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是: ; ; 。在学习过程中

3、,我们要积极开展 、 、 ,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6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7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该如何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获得成功之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二、典型例题1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刘某是一位品学兼有优的好孩子。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困境时,得到了天台职业中专教职工的资助,得意在学校继续学习

4、。请回答:(1)、刘某享受了什么权利?(2分) (2)今后刘某应该怎样做?(6分)2材料一:正在读八年级的某村男孩黄某,不喜欢读书,他离开学校,在家放牛、割草。学校多次劝他返校上课,他却说“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学校管不着。”材料二:某乡镇个体劳动者赵某以劳动力不足为由,强迫自己正在八年级就读的孩子小刚辍学回家干活。材料三:某县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在招工时,竟然招收十四、十五岁的童工,而这些孩子正直上初中的年龄。(1)结合学过的法律知识,想一想,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10分)(2)请你从同学的角度为小刚或周围辍学的同学想23条解决问题的方法。(6分)3小明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他的成长记录袋里,

5、记录着以下几件事情,他想听听你的意见(指出小明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和理由。事 情观点和理由(1) 我的好友小强,今年15岁,被张三鞋厂招去打工。我认为厂家的做法不对。(2)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遭到父母的责骂和毒打,并打算下学期不让我去上学丁。(2) 做错了作业,老师罚我重做10遍,否则不准回家。4正在上初一的菲菲家庭出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出走,下落不明,爸爸常常赌博而不下地干活,也不管菲菲的生活。第二学期开学前,菲菲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大怒:“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我不给!你上学花钱就别上了!给我种地去!”(1)菲菲爸爸的话对吗?为什么?(3分)(2)菲菲应当怎么办?(4分)三、巩

6、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是 ( )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灌输给人们知识的一种活动 每个人生活的准备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A、 B、 C、 D、2、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初二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于是乡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表现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 A、普遍性 B、免费性 C、群众性 D、强制性 3、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

7、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件个人私事 D、一种兴趣爱好4、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 ( )A、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一切费用 B、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部分学费C、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 D、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5、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都要上大学A、 B、 C、 D、6、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指 ( )A.义务教育 B.学前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

8、等教育7、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还要积极开展 (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学无止境 合作学习A. B. C. D. 8、2005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体现了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 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公民基本人权的实现 ( )公民经济权利的实现 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A. B. C. D. 有些初中生沉溺于网吧,经常缺课,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据此回答9-10题9、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就必须 ( )A.关闭营业性网吧 B.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C.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D.对违纪学生实施经济处罚10、这些学生的行为是错误的

9、,因为 ( )A.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他们没有履行学生最主要的义务C.人人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D.他们违反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1、你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 )A、只要掌握了知识,我们的命运就会变好。 B、要想改变我们的命运,就只能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C、知识是改变我们命运的重要因素 D、知识是万能的,所以知识渊博的人其命运一定很好。12、某市政府将几名学生家长告上法庭,要求家长在3日内送子女到原学校就读。这表明义务教育具有 ( )A、普遍性 B、国家强制性 C、免费性 D、平等性13、有位老人许某,小时候家境贫困,没有上过学。今年3月,许某准备到村里的扫盲班学

10、习文化知识,其儿子却一再反对,不准他参加扫盲班的学习。其儿子的这种做法 ( )A、侵犯了许某的劳动权 B、侵犯了许某的受教育权 C、侵犯了许某的婚姻自由权 D、许某儿子的做法是真确的,因为许某是成年人,没有受教育权14、浙江省近几年在农村大力推行对农民实行各种免费培训。这说明: ( )A、浙江省的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B、浙江省的农民素质十分低下C、教育能够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D、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15、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孙因学习成绩不好逃学在家,在其父母的耐心说服下,小孙终于回到学校坚持学习。小孙父母的这种做法履行了 ( )A、按时送子女

11、上学 B、保证提高子女学习质量的任务C、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义务 D、保证子女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义务16、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2003年我国初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2.7和98.65,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这主要是各级政府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教的结果。下列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 B、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C、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 D、实行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公民的义务,又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17、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 ( )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B、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C、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 D、提高农民工的素质18、有位72岁的老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