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5621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分 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一、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二、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 “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

2、荒远的南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答案 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

3、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飐(zhn):吹动。薜荔:木莲,一种蔓生的木本植物。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1)本诗颔、颈两联写景角度有变化,请赏析。 答案 由近及远,动静结合。颔联描写风雨袭击鲜花香草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 (2)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苦恨”与本诗“海天愁思正茫茫”的“愁思”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请阐明理由。 答案 一样。仕途失意,忧愤孤寂。思远怀亲之情。 或者:不一样。思念友人,渴望与友人倾诉谪居此地的苦衷,从题目中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可以看出。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身处暮年、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