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614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历史的昭示 教案8(政治教科版九年级全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发扬民族精神【知识点】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知识点补充】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

2、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艰苦创业精神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在,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要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追求享受;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基本问题】1、民族精神举例。来源:学科网革命年代: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来源:Zxxk.Com2、为什么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要性)来源:学科网ZXXK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

3、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大力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方案设计。来源:学。科。网活动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目的: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活动形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座、参观革命烈士陵园。【中考试题举例】1(2007南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的是A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B继承中华民族的

4、传统美德来源:学科网ZXXKC积极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D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2007资阳)2007年3月7日,胡锦涛主席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之所以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因为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需要这一崇高精神的支撑A B C D3(2006常州)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现阶段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扬

5、艰苦创业精神?(5分)参考答案: (1)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2分) (2)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要求的。(3分)4(2007资阳)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长征的征途中,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简要回答:长征精神是我国什么精神在那个时代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参考答案:长征精神

6、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那个时代的集中体现。(1分)在新时代条件下,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分)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来源:Zxxk.Com5(2007绍兴)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1)古代中国,中外文化的交流曾十分活跃,其中“茫茫沙海,驼铃叮当;宝船疾驰,国威远扬”就是对此的生动描述。请举出反映这一情景的两项史实并概述其共同意义。(4分)(2)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各样的“文化

7、年”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有人认为,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外来文化。你如何评析这种看法?(8分)答案要点:(1)史实:开辟丝绸之路(或答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意义:加强了中外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彼此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全球化的过程,一定是不同文化共同生存、共享文化成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外来文化,但这种学习不是去照搬照抄,而要批判地吸取其优点和长处。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知识点】【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没

8、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问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做出的正确抉择。2、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或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些成就的认识)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9、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原因:我国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他原因: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巨大的活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等。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