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4644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提升课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小测,1.为加强君主集权,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为加强君主集权,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与以往朝代相比,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汉朝时,汉武帝派_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总管西域事务。 3、汉朝时开通的以长安为起点,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称为_. 4、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频繁的国家有_、_、_. 5、唐与日本交往过程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_。 6、唐与天竺的交往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是_。,温故而知新,张骞,西域都护,丝绸之路,日本,新罗,天竺,鉴真,玄奘,友好往来,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交往: 郑和下

2、西洋,冲突: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再现“郑和下西洋”一幕,一、明朝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三宝庙(泰国),三宝庙(印尼爪哇岛),三宝庙(马来西亚),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我是历史小专家,郑和生平-,姓名: 国籍: 出生时代: 民族: 职业:,郑和,中国,回族,出生穆斯林家庭,航海家,明朝,你能给我制作一张小小的名片吗?,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阅读教材和下面材料,思考:郑和为何要下西洋?,材料一: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

3、)“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条件?,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极盛。 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路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物质前提:,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个人因素:,郑和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起止时间:,14051433年,主要人物:,郑和,刘家港,出发地点:,次 数:,

4、先后七次,到达地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的盛况,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假如你是郑和船队的船员, “郑和在远航的过程中可能遇 到什么困难”,你从他身上学 到什么精神?,考考你,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他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和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感悟历史,材料一: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第1枚:在东南亚,郑和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的欢迎。 第2枚:在阿拉伯进行商品贸易。 第3枚:在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材料二: 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仅1423年就有16国使节率1200人随郑和来

5、华。同时,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南洋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次数多,规模大,到达的国家多,时间早,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倭寇指什么?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沿海人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 产惨遭损害,自学提示,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经过,、背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6、”,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尚 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七 子 之 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明朝时期,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 的侵略者是_.,2、澳门居住权被攫取的时间是在 _年。,葡萄牙,1553,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突,交往,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7、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同步练习,1600多年前,先后七次远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 B. C. D. 3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 ) A.隋朝 B.西夏 C.元朝 D.明朝,

8、4.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 岳飞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A. B. C. D. 5.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6.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7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

9、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变化: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 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流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特点:和平交往,公平贸易。 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