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3979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件:17环境保护(选修6) (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单元 环境保护(选修6),-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1)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2)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原因及危害如下图所示。,-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环境管理,-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018全国卷)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

2、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 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解析: 本题以斯匹次卑尔根岛为背景,主要考查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具体分析如下:,

3、较高,融化,寒冷,少,-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

4、土壤层。,-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解析:喀斯特地貌区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可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控

5、制人口增长、环保宣传、吸引社会力量、客土移植等方面分析;经济补贴、调整产业结构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措施。,-1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环境污染与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1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1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与危害。,-16-,(2)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目

6、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是填埋法。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烧两种方法。,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a.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b.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c.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d.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1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宣传和教育,

7、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1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016全国卷)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2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解析: 本题以我国沿海虾的养殖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21-,知识梳

8、理,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具体思路如下。,下渗,升高,盐渍化,下渗,下渗,污染,-2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

9、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解决措施有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2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2014北京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工业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 分析气候对英国大气污染的影响。,答案: 英国地处欧洲西部,迎着盛行西风,污染物容易扩散;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利于污染物沉降;冬季多雾,雾天不

10、利于污染物扩散。 解析: 联系英国的气候特点分析。英国地处西风带范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大气中的尘埃物质会随降水沉降;冬季多雾,大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2013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2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

11、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解析: 泉水受污染的危害主要从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饮用水污染主要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灌溉水污染主要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难以治理的原因从地下水更新速度慢、净化周期长、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等方面思考。,-2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短缺原因。,(2)解决措施。,-2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

12、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2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3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化石燃料在开采、运输、存放、加工、利用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较显著的不利影响。,-3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3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拓展延伸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 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

13、的消耗激增。,-3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加强勘探与开发;拓宽开发范围和渠道;寻找替代性资源;加强储备。 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发展循环经济。,-3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012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材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答案: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

14、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解析:从雨水拦截、收集、储存、利用和制定相关法规等方面分析。,-3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2013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3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区

15、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解题关键是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应从该地区干旱、生产总值上升、地下水水位下降等方面分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可以针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借鉴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作答。,-3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3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16、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4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41-,知识梳理,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