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772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四首,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2,观 沧 海,曹 操,3,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曹操简介,4,观 沧 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

2、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dn,sng,zh,s,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5,向东,到达,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多么,水波荡漾,高高的挺立。 竦,高起。 峙,挺立,秋风吹过树木的声音,银河,庆幸得很,好极了,注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目的是什么? 哪个字能证明这一

3、点?,目的是“观沧海”。 “以”字可证明。 “以”是目的连词。,8,讨论交流:,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思。,2、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9,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动景: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静景: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

4、想像的?,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12,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3,作者通过描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他没有直接表露,那他

5、是如何表现的?,议一议,借景抒情,1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大海之中。星光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出自大海之中。 这四句通过丰富想象写大海,全是虚写,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与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15,观沧海赏析,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

6、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16,写作特点,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17,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很重要得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18,次北固山下,王 湾,19,2

7、0,21,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思 考,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而想象故里,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相照应。,22,在船上潮水涨满时候看到的景象。 可以想象出在宽阔的水面,顺风行船,白帆高挂的图景。 “潮平”一是作诗的要求。和“风正”对仗工整,另外“平”字可以突出江水的“阔”,“阔”是平的结果。,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23,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2. “江春入旧年”一句中“

8、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冬季:腊月。,诗人在开头的时候已经先写了“客路”,其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在字里行间,末尾的“乡书”“归雁”是与“客路”的遥相照应。,24,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两句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人顿生思乡之情。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写景逼真,叙事真切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从而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25,本诗小结:,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旅途中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

9、情。,26,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他与其子 、 合称为“三曹”。,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曹丕,曹植,慷慨悲壮,强化训练营,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乐府,四言,感怀,27,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观,实,虚,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停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8,第二课时目标:,学习闻王

10、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2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题解与

11、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听说,寄托,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 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 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 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感悟诗意,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

12、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品诗欣赏,品诗欣赏,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 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练习,“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 (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

13、关切。 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杨花”、“子规”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

14、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杨花,子规,漂泊无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陪伴友人,抒情,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离愁别绪,关怀、思念,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44,马致远,天 净 沙 秋 思,曲牌名,题目,元代曲作者,马致远: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46,47,黄昏时,乌鸦飞回到长满枯藤的老树上,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农家,我迎着西风,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古老的驿道上。 太阳就要下山了,此时此刻,想起家乡,让我这个浪迹天涯的人不禁伤心断肠。,48,写“枯藤老树昏鸦”意图何在?,烘托游子对家

15、乡的思念之情。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 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小桥流水人家”作用何在?,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 烘托游子思家之情。,50,“古道西风瘦马”有什么作用?,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 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 由马瘦可以联想到人瘦。,马犹如此 人何以堪!,51,“夕阳西下”有什么作用?,点明时间; 烘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52,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根据词作展开想像,描述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su)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j)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54,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55,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