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2416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突破+命题探究)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从知识的考查看:以具体经济案例,考查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重点凸显对市场秩序、市场经济的缺陷,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考查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原因类、措施类为主,考查对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分。非选择题主要以原因类和措施类为主,主要考查资源如何配置,以及具体措施,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 纲 考 情,【知考纲】,【明考向】,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考点突破,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

2、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调节 (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起作用。 (3)优点: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考点突破,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3.市场秩序 (1)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

3、市场规则来维护。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典例1 (2013江苏高考) 王某手中有现金30万元,本来想用这笔钱进行扩大再生产,预期年收益率为10%。 王某妻子认为,现在房价每年也会上涨10%,可以再从银行贷款70万元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进行投资(假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 经考虑,王某采纳了妻子的建议进行房产投资。 如果王某购买房产而不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行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将会导致( ) A消费需求规模扩大 B国家压缩住房供给 C国民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D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低

4、下,命题角度一 市场配置资源,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解析选D 本题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家都买房产而不进行扩大再生产,会引起房价高涨,从而又导致消费需求下降,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不进行扩大生产,国民物质财富不会迅速增加而会减少。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D项符合题意。,定考点:房产收益及相关计算,资源配置 抓关键:根据所给数据进行计算比较。,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对点练1 (2014无锡期中测试)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网购一天成交额达到350 亿元,刷新了中国电商行业纪

5、录。可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假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顽疾。这一现象( )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说明要切实加强诚信建设 说明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说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A B C D 解析选A 题干强调的是商家不诚信,欺骗消费者,故正确。商家的做法不符合价值规律,故错误。材料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故错误。,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典例2 (2012天津高考) 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 A强词夺理,漠视市场法律法规 B见利忘义,破坏市场准入规则 C置若罔闻,违背诚实守信原则 D投机取巧,扰乱公平交易秩序,命题角度二

6、 市场秩序,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解析选A 漫画中的钓鱼者看到对岸“禁止垂钓”的警示牌,以那是对岸不准钓鱼来为自己辩解。从经济活动上看,这是无视经济法规的表现,故A项正确。市场准入规则强调的是从事某种行业的条件,B项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涉及诚信和公平的信息,故排除C、D两项。,定考点:市场经济的弱点、市场秩序、宏观调控 抓关键:漫画的寓意:曲解、规避规则。,高频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命题探究,对点练2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学法知法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强国家的法制建设 解析选B

7、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治本之策。,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突破,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_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优越性: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提示:(1)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宏观调控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2)不能认为加强国家

8、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的,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突破,2宏观调控 (1)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2)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命题角度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典例3 2

9、013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减贫是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共同发展,迈向共同富裕。这表明( )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B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强而有力 D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解析选B “减贫”“保障基本民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B项入选。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定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抓关

10、键:提取题干中关键信息,“减贫”“民生”“共同富裕”。,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对点练3 2013年6月1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十号”飞船升空。该工程有200多家单位、1 6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国家投入资金15亿元人民币。这表明( )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C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市场完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解析选B 材料没有体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A项错误。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故

11、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故C项错误。市场调节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故D项错误。,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典例4 (2013山东高考)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命题角度二 宏观调控,高频考点

12、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解析选B A项中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的政策,不符合控物价的目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B项符合题意。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不能实现调结构的目标,排除C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不能实现惠民生的目标,排除D项。,定考点: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政策和具体措施 抓关键: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高频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探究,对点练4 从2013年8月1日起,全国服务行业实行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征税,降低服务业税负,而且

13、对提振消费、改善民生,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增值税改革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 )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货币手段 解析选A 通过增值税改革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故选A项,排除B、C两项。D项也属于经济手段,但题干中的增值税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手段。,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通过措施类和意义类试题,分析具体措施,以及明确科学发展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意义,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

14、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 纲 考 情,【知考纲】,【明考向】,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频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点突破,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特别提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小康社会的进程要快一些,有的地区小康社会的进程要慢一些。 (2)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

15、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频考点二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考点突破,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内涵 第一要义是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频考点二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命题探究,命题角度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典例1 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A B C D,高频考点二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命题探究,解析选C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