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671741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 40 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以针刺后溪穴为主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以针刺后溪穴为主配合随症配穴以及手法、电针刺激和透穴治疗偏头痛 40 例。结果 总有效率 90.0 %,且通过临床观察表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越不易复发。结论 本疗法近期与远期疗效均显著,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后溪穴 针刺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呈搏动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风” 、 “偏头风” 、 “偏头痛” 、 “少阳经头痛”范畴。由于该病发作时疼痛剧烈,病情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严重地影响其生活和工作,故被历代

2、医家视为疑难病症,加之发病率又高,因此对该病治疗的研究也愈显迫切。笔者近年来运用后溪穴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偏头痛 40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0 例为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门诊病人,均经神经内科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并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其中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最小 13 岁,最大 60 岁;病程最短 3 月,最长 10 年;疼痛部位以一侧为主。1.2 诊断标准根据 1993 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拟定。具有反复发作病史,每天持续数十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发作时在一侧或双侧,其性质属跳痛、胀痛、针刺样疼痛等,疼痛剧烈时可伴恶

3、心呕吐;发作前可有眼前闪光、发黑等先兆症状;结合脑电图、脑血流图以及实验室检测等。全部病例符合中医偏头痛诊断标准,且经脑电图及头颅多普勒(TCD)检查,均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增强及脑动脉供血不足。2 治疗方法主穴:后溪穴(患侧或双侧) 。配穴:阿是穴。以颞部疼痛为主加角孙透率谷;以前额疼痛为主加头维透阳白;枕部疼痛明显取风池穴向对侧沿皮横刺;疼痛剧烈者,配合耳背刺络放血。操作方法:后溪穴,握拳取穴。针具选用 30 号 1.5 寸毫针,针刺深度为直刺 0.81.2 寸,针刺手法取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 30 min,每隔 10 min 行针1 次。根据病情取患侧后溪穴,若疼痛较重时亦可双侧取穴治疗。根

4、据“以痛为腧”局部取阿是穴。针具选用 30 号 1.5 寸毫针,针刺深度为斜刺 0.50.8 寸,2针刺手法为小幅度快频率捻转。配合局部经穴平刺,一针透两穴,均小幅度捻转提插。针刺得气后,选取阿是穴和疼痛部位局部经穴并以针柄接 G6805 型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同时将频率调至 200 次/min,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电针持续刺激 40 min,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经治 1 个疗程未痊愈者,休息4 d 后再进行第 2 个疗程的治疗。 3 结果3.1 疗效标准根据 1993 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拟定。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复查脑血流图及 T

5、CD 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有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但脑血流图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至 1 年又复发,但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脑血流图均无改善。3.2 治疗效果经 120 次治疗,痊愈 21 例,有效 15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0.0 %。临床观察显示,疗效与该病的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越不易复发。见表 1。表 1 临床疗效观察表 (例)病程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5 年 23271 合计 21154904 典型病例梁某,女,45 岁,于 2004 年 5 月 8 日就诊。患偏头痛 5 年,自诉每逢劳累或经期头痛加重,以右颞部为

6、甚。发作时呈搏动性头痛并伴头晕烦躁,甚则恶心呕吐。脑血流图示双侧脑血管呈痉挛状态,查头颅 CT 及核磁共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选取患者右侧后溪穴,直刺 0.8 寸,得气后使针感上行,平补平泻。右侧率谷透角孙、阿是穴,均小幅度快频率捻转,平补平泻。行手法后率谷透角孙处针柄加用电针正极,阿是穴针柄加电针负极。留针40 min,留针期间每 10 min 行针 1 次。治疗 2 次后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 1 个疗程后疼痛消失,随访 1 年未见病情复发。5 讨论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多由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发,与内分泌失调、变

7、态反应、精神及组织胺过敏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头为人之首, “诸阳之会”,五脏六腑的气血都上汇于此,若外感诸邪上犯巅顶,清阳之气不得舒展则生头痛。故选穴取手太阳3小肠经之输穴后溪为主穴。该穴属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能调节督脉气血的运行,调诸阳经,使清阳之气得以舒展,从而以恢复脑血管神经正常功能而取效。根据头痛的部位循经辨证取穴,率谷穴为足太阳、足少阳之会,主治颞部疼痛;角孙穴为足少阳、手少阳、手阳明经之会。率谷透刺角孙穴能增强疏经通络之力;头维穴为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疏通头部之经气;阳白穴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会,配以疏通局部气血而止痛。头维透阳白可提高止痛之功。风池穴为足少阳经之腧穴,

8、并为足少阳经和阳维之会,为治风之要穴,能祛风通络止痛,配阿是穴以活血通络,通则不痛。局部透穴可提高针刺的疗效并减轻创伤。针刺的同时配合电针可提高痛阈,抑制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痛觉传导,阻断病灶的病理性充血,使血管的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局部的微循环得以改善。当疼痛急性发作时,适当调大刺激频率、延长刺激时间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同时配以手法止痛,起效快且镇痛效果显著。耳者,集脉之所聚也。对于病程较长者,由于久病入血,据“菀陈则除之”之理,用耳背刺络放血,以祛风泻热通络,使邪气随血而泻起到止痛作用。本疗法以远端取穴和局部配穴相结合,具有取穴少、操作简便、止痛快等优点,近期与远期疗效均显著,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行之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