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131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微训练,微训练八 掌握记叙文的曲折技巧,在高考语文考场中,议论类文章几乎一统天下,相似的立意,相同的结构,使阅卷老师“审美疲劳”大增。写记叙类文章的少,写得好的记叙类文章更是鲜见。在为数极少的记叙类文章中,多是叙事简单、平铺直叙、无重点、无亮点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的少之又少。记叙类文章可以写得“好看”一点的方法有很多,如构思奇特、选材独特、描写细腻、感悟深刻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而且极易掌握的是叙事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无起伏,便是顽山”,写记叙类文章尤其要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波,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在考场上摆脱平庸,获得高分。,训练微语,品读佳作

2、,体悟出彩理由,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实战演练,练出写作实效,栏目索引,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真题回放 (2014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

3、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满分佳作 双 赢 苏觉看到李明的第一眼,就无因地敌视他,他相信李明也是如此。 作为应试的“唯二”幸存者,他们也理应相互敌视,因为这个公司只招一名员工。,欲扬先抑,“敌视他”,这是抑笔一。 “只招一名员工”,到底留谁呢?设下悬念。,苏觉刻苦求学,颇有悟性,他也自视优秀。但几个月来不断被诸多公司拒绝,使他把这份工作当成了救命稻草,他必须胜过李明。但李明出身丹青世家,且功底深厚。 最后的对决已经到来,这次设计的主题是“爱”。爱?苏觉不屑去想:“我是个孤儿,何谈爱?”不过,他可以用暖色渲染出温暖

4、与爱意,想到这里,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眼,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苏觉转身进了工作室,一天时间,还真有点紧迫呢。,“最后的对决”,暗示了情节的紧张。 “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眼”,抑笔二。,苏觉画完后已是黄昏时分,他摸摸肚子,准备先去吃饭。把画布遮好,风吹起一角,只能看到橙黄的暖色调,很温暖。他走出去,看到李明还坐在那里,悠闲自得,好像他的画也完好杀青了。李明对苏觉笑了笑,苏觉莫名其妙地望着李明的背影,他突然想到那个胖经理说过的话:“听过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吗?你们现在就站在独木桥两边,狭路相逢,胜者可只有一个。”,李明的“悠闲自得”,“笑了笑”,看上去似乎很和谐,其实暗流涌动,情节似松实紧。 微

5、型小说如此点出“材料”,自然巧妙。,苏觉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了。他着魔般地又进了那个工作室,李明已经走了。他先是警醒地望了望四周,做贼似的向李明那幅画走去。那黑色的遮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他慢慢地揭开一角,之后是一幅完整的画。他望着那幅画,陷入沉思。总以为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他踌躇满志地添上了几笔。然后迅速逃走,连门都忘记关了,更不用说查看一下自己的画。,苏觉、李明各自画的什么?苏觉“添上了几笔”,“添”的又是什么?再设悬念。,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自己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之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为何有如此结局

6、。 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 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更有意境了。,到了该揭开悬念的时候了,可是结果出人意料。这是怎么回事?悬念再起。,揭开悬念一:他们 画的内容。,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又给苏觉的画添上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揭开悬念二:李明在苏觉静物画上画了一只猫,苏觉在李明虎画上“添”了

7、一只蝴蝶。结尾“扬”笔,一“扬”李明,二“扬”苏觉,“双赢”结果,卒章显志。,出彩理由 这篇微型小说构思巧妙,主旨鲜明。除了在两个人物安排上一主一次,一明一暗,对比衬托外,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也是一大亮点。这一亮点的成功源于两种“曲笔”技巧:悬念法和欲扬先抑法。,返回,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峰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用此方法构思情节,在结构上易形成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如项链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结尾都使用了这种技巧。平时不少同学写记

8、叙文经常用“急转法”,用得很不成功,因为“转”得极不自然,令人难以信服。其实,使用这种技巧特别要注意: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合乎情理,在“转”之前必须要用好伏笔、铺垫。,一、设一个突转,就是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惑。由于巧置误会,悬念迭起,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请看下面的例文: 错 觉 今天第五节是体育课。第四节一下课,我便把饭盒放进食堂,计算着体育课可以提前几分钟下课,以便买份好菜。 体育课果然提前了几分钟结束。刚解散,我便一溜烟地跑到食堂,从成排的饭盒中拿出那个方形的,跑到窗口买了份排骨。,二、设一

9、点误会,当我走出食堂时,才看到一群群学生冲向食堂,食堂里转眼便排起了一条条长龙。我得意地大嚼着排骨,看着那排成长龙的队伍,心中十分得意。 当我向空中吐出第四块骨头,并一脚把它踢得远远的时,发现食堂门口有个女孩看着我。那不是隔壁班上那个姓沈的么?反正挺漂亮,平时常听同学们提起她。我也看了她几眼,但终究觉得不好意思,便跑到运动场上,避开她的目光。 我坐在运动场上,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刚才那个女孩。短头发、大眼睛,可我和她根本不认识,她怎么总看着我?我抬起头,却看见她也到运动场来了,就坐在对面的看台上,仍旧看着我笑。我越发不自在了,,想不出她为什么总看着我。难道她这不可能,我又黑又瘦,一头鸡窝似的乱发,

10、穿着一身旧运动衣,踩着一双已有一周没洗的脏球鞋。实在没有哪一点儿值得她看的。我赶紧几口扒完饭,站起身准备回教室。这时她也站起来,笑着跑了过来。 她笑的时候更漂亮了,一对小酒窝,风中飘逸的黑发我有些呆了,看着她,想不出事情的原因,便转身想走。 “哎!等一等!”她喊出声来。 声音甜甜的,像一串银铃。啊!她跟我讲话了,这可是条新闻,下午我又可以向同学吹牛了。我转过身,看着她白皙的脸,全身感到不自在,麻木地挤出一张笑脸问:“有什么事吗?”这一刻我觉得全身在发烧,猜想着她要说什么,但怎么也想不出。,终于,她跑过来了。“没什么。”她又开口了,那声音使我有些陶醉。她又低头抿嘴笑了一下说:“我只想问问你吃完饭

11、没有。因为因为你用的是我的饭盒!” 这是一篇典型的靠误会制造喜剧效果的佳作。因为想买份好菜,“我”便把饭盒提前放进食堂;又因为急着打菜,“我”才没有仔细辨认饭盒。这一连串原因导致了此后事件的发生,是整个误会的起因。当“我”吃完饭,想回教室时,女孩竟跑过来,主动与“我”搭话。至此,误会达到极致。当女孩澄清误会,期盼与现实间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真实地再现了青春少年的朦胧情感。 使用误会法要注意设置“误会”环节真实、自然,令人信服。,悬念是欣赏文艺作品时,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悬念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12、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方法用若干似离题实切题的材料腾挪跌宕,一开始就制造悬念,吊人胃口。用好悬念法,不但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好奇,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叙述中,涉及足以引起读者期待的问题,又故意不说穿,以激发读者的猜测与渴望,这便是悬念的妙用,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 如柳小倩写的石榴花开。,三、设一点悬念,文章开头: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用实物“石榴花”和事件“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设置悬念,接着作者叙述与云相识、相知的过程,消释悬念: 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信,叫我去医院看她。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

13、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个石榴。,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出第一朵、第二朵花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个个火红的石榴。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云了,如果云活着,也会这样认为。 至此,读者猛然醒悟:云是喜欢那石榴般火红的生活,然而她却偏偏带着石榴花般的梦如流星似的离开了人世;她对生活炽烈的爱,对生命将逝的沉着平静,和她那石榴花般灿烂的笑

14、容,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运用悬念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悬念要巧妙,以引起阅读期待。 2.要对悬念加以必要的强化,以激发阅读兴趣。 3.消释悬念要巧妙,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四、来一点对比,对比法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人冷静地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要想全面反映事物,就要涉及事物的两面,并让它们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在对照中比较,以便全面认识或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受到教育。小小说捎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例证: 他要出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弟弟兴奋地说:“哥,给我捎台收录机!”妹妹是那么激动:“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他问丈母娘:“妈,您捎什么?

15、”丈母娘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道:“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当他问自己的母亲要捎点儿什么时,母亲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文章起笔处看似平静,却为后面的陡转做了充分的铺垫,结尾处母亲的回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震撼力。,抑扬手法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法。运用抑扬手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这种明抑实扬、欲扬先抑的表现形式,可使作品含蓄而奔放,能让人产生柳暗花明的情致。 请看下面的例文: 威 胁 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么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

16、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五、用一点抑扬,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需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欲抑先扬法),记叙文中的虚写,承担着搭建叙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正面塑造人物等重要功用,属于文章的主体。虚写,就是要用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如由真实的“桥”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眼前苍老的母亲回忆起年轻时的母亲,等等。使用虚写,可以让思路拓宽、行文自由,还便于挖掘、求深求新。 总之,要想熟练掌握曲折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留心生活,用心体察,传之奇事,书之巧妙。 2.跳出尘世,立身方外,大胆想象,突破日常局限。 3.才之能通,必先晓术,综合运用,方显波澜。 4.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