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0809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骅中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中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命题人:刘文娟 审定人:李晓华 本试卷共12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答题页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高尚的人格、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

2、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这三者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法度,就会通达事

3、理,明辨是非。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道家的道德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方法。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

4、教育,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强化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尊师的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对我们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恪守师法,不许学生自出机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摘编自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但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B.国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C.荀子视教师为礼法的守望者,因为学习和执行礼法,都需经由教师来完成。D.除了在尊师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诸子在

5、其他问题上的观点都相互冲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以在论述中国的尊师传统时,作者选择了从他说起。B.在充分列举论据之后,文章进而深入剖析了“尊师传统”的本质:尊师既是尊业敬德,也是重学、重道。C.文章在列举先秦诸子尊师的论据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面”为荀子的言论,“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D.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影响,从而体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生如果对老师态度恭敬,服侍周到,但

6、不愿勤奋学习,不肯虚心向老师求教,也未必可以说是真的尊师。B.教育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如果不接受教育培养,一个人就难以造就才德,一个家族就难以发达兴旺。C.尊师传统无形中对教师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人格高尚、学识博通,才能赢得尊重和礼敬。D.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尊重教师,反之亦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不求答案的叩问陈益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

7、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

8、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

9、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可惜,往往很晚才懂。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

10、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B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做永远比说重要

11、。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受到了浓烈饱满的母爱鼓舞。C“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虚构,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D文中写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凝聚着作者温暖而艰涩的记忆,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E母亲身上有多种优秀品质,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儿女,也使得每一个认识母亲的人都很敬重她,包括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5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6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

12、读(49分)(一)课内文言文(18分)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比诸侯之列(并,列)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次)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夜缒而出,见秦伯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朝济而夕设版焉9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愿大王稍假借之 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C行李之往来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13、的一组是( )(2分)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B卒惶无以击轲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因人之力而敝之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D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乃令秦武阳为副11.翻译句子。(10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

14、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