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670351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这次的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也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

2、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二、说学情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

3、后,重点分析文章的5到8段。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力目标: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难点: (1)学会

4、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说教法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用:1、讨论点拨法。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理清课文中的说明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3、拓展延伸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达到学习目标。五、说学法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

5、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1、创设情景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2、设疑法及合作探究法: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让学生熟悉本文的写作思路及空间写作顺序。3、拓展练习法: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校并写作,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赏析法:配乐再次欣赏图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扩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6、。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故宫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图片中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吧。(图文并茂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并检查预习情况。)1、作者黄传惕

7、(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等。2、同学们,以下几组词需要注音,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准备,看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同学扫清文字障碍。金銮() 殿 蟠()龙 鎏()金 玉玺() 妃嫔() 湛()蓝 上谕() 傀儡() 翊()坤宫 修缮() 击罄() 诏()书(二)整体感知,走进故宫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导读目标,学生根据导读目标自由诵读全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并加以思考。导读目标: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总体特点是什么?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

8、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空间顺序。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4、选一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9、。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四)合作探究,游览故宫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根据课文填写课后练习一。御花园坤宁宫御花园交泰殿乾清宫保和殿御花园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神武门午门 2、文章重点写的是哪一处建筑?3、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1、学生齐读58段。2、学生精读58段

10、,思考:(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同桌之间交流,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

11、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12、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3、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根据刚才我们所游览的路线,回归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先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

13、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四大门,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景山,其中详细介绍了太和殿。最后,作者再次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从中我们可知,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描写。4、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作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七、说板书设计最后我们来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篇课文。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作者写作顺序及详略安排,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我们做活动的部分正是课文写得最详细的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这个环节的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感知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同时学会本文写作顺序及方法,加深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完成本课前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