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2772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探究 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知识必备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_。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_的“主心骨”的作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_和_。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_,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_,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_。,精神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理想,精神支柱,优良传统,优秀文化传统,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_文化。既要积极收借鉴国外_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_的图谋。 (4)必须与弘扬_相结合。 以_的民族精神

2、和以_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_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以_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_、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_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外来思想,优秀文明,西化、分化,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博采众长,爱国主义,探究提示 教材P81“探究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提示: (1)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3)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以及各种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材P82“探究问题” 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上面的论述,想想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提示: 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材P83“探究问题1” 为什么中国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提示: 第一,西方文化对我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第二,年轻人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促使他们借圣诞节

4、来张扬自我,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第三,商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材P83“探究问题2”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提示: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人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5)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社会热点命题透析,从汉字听写大会看中华文化传承,作为暑期最火的电视节目,中国汉语听写大会一度引发一场关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全民讨论

5、。汉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象征,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语听写大会立意于“汉语传承”这一核心主题,正是触动他们神经并赢得好评的关键。汉字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最爱写的字就是那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汉字不仅仅是文化,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品格。然而,国人手写汉字能力明显下降,产生了一批批提笔忘字、频写错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不想写字的新型“文盲”。,中华文化的特征以及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关键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

6、和兼收并蓄。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3)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 (4)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

7、代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但由于没有文献记载,国内外有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10年考古研究获得的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是存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规律和标准。由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复杂性,目前所有取得的成果恐怕还只是非常初步的成果,要真正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描绘出其丰富的路径,还需要整个考古界长期不懈的努力。,(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一些人因为缺少文献而怀疑中华五千年文明存在的原因。 (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

8、续。你是如何认识这句话的? 答案: (1)文献是一国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所以,过去因为缺少文献导致一些人怀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存在。,(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史书典籍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号

9、”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与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联袂出征太空。船箭起飞10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天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并在航天员出征前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壮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实况。“神十”的成功发射

10、,是中国航空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4)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11、,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6)现实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7)具体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B C D,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小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小项排除;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小项错误。故答案选D。 答案: D,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