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1928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32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2课时 水和溶液,(学用P160页),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考点1 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a 1.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_, 在阴极产生_。两者体积 比为_。 2.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 和_组成的。,氧气,氢气,12,质量比为81,氢元素,氧元素,考点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a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一种_、_;标准状况下沸点为_,凝固点为_。 2.化学性质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电解反应: _ (2)水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_ (3)水能够与少数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如 _,没有颜色

2、,没有气味和味道的液体,100,0,2H2O2H2O2,CO2H2O=H2CO3,SO3H2O=H2SO4,CaOH2O=Ca(OH)2,Na2OH2O=2NaOH,1. (抚顺中考)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用于验证水的组成 B.乙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D.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解析】乙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错误,应该是甲气体能燃烧,故选项B错误。,B,2.(2014济宁)“水是生命的源泉”。下面对水化学式(H2O)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氧化物 B.水是由氢、氧两

3、种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 D.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D,(学用P161页) 二、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考点3 知道溶液的组成 a 溶液由_和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考点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a 水是最常用的_,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 _等。 考点5 说明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b,溶质,溶剂,溶剂,汽油、酒精,3.(泰州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4、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D,4.(2014丽水、衢州)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溶剂,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考点6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b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_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 _ 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 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能继续溶解,饱和

5、溶液,还能继续溶解,不饱和溶液,考点7 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a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有:_; _;_。 考点8 知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a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中,溶质在_水中达到 _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就称作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_。,溶质、溶剂自身的性质,温度,气体的溶解度还受压强的影响,100g,饱和,溶解度,考点9 查阅溶解度表,理解溶解度曲线 b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表。 2.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点代表的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各物质在交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曲线代表的意义:物质在

6、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5.(2014温州)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A,6.(2014宁波)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 )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学用P16

7、2页) 7.(2014湖州)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 D.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D,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10 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b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 2.意义: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考点11 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c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8、,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考点12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b 1.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_。,计算、称量、溶解,8.(2014广州)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9.8% B.10.2% C.10.8% D.19.6% 【解析】稀释前溶质的质量为50g98%49g,稀释后溶液质量为50g450g500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湖州中考)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28时10克水

9、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60时10克水中溶解了8克硝酸钾,是否还能再溶解无法得知,因此不能判断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10.(嘉兴、舟山中考)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梭子蟹,某人想用2400克水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来腌制。 (1)食盐水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是_。(用化学式表示) (2)若每包食盐的质量为500克,根据他的想法,至少需要购买几包食盐?_ 【解析】设用2400克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 盐水需要食盐x,

10、则 解得,x 800g,若每包食盐的质量为500g,根据他的想法,需要购买食盐的包数为:800g500g1(包)300g,所以,至少需要购买的食盐包数为2包。,NaCl,2包,五、水污染 考点13 知道水污染 a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流失。 考点14 知道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净化的方法 a 水的净化方法:_。 考点15 认同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 b 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c 水污染的防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11.(2

11、014丽水、衢州) “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B,12.(杭州中考)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12、,D,(学用P163) 高频点1 水的组成 例1 (2013锦州)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 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H2O H2O2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答案】C 【解析】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A错误;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故B错误;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故D错误。,1.(2013邵阳)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

13、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D,高频点2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例2 (2014宜宾)依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 C.45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硫酸钠溶液

14、中无晶体析出,【答案】B 【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所以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B.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而硫酸钠的溶解度开始时是增大的,但温度高于40后其溶解度反而减小,此项不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45时,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45时,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变小,会有晶体析出;而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2.(2014湖北)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_ _。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t2时A、B两种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