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06048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七、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栏目链接,孟子名言集锦,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字音,r,ch t c,w,shu,qin,wi,t bi,栏目链接,2通假字,栏目链接,3一词多义,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4古今异义,栏目链接,5词类活用,栏目链接,6文言句式,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提示: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孟子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

2、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恶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栏目链接,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栏目链接,(2)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综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3、?,提示: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要“扩而充之”;要“存之”;要“求”之;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要“熟之”;要“不自暴自弃”。,栏目链接,(3)如何理解“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句话?,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果实(即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仁的发端,使自己含有的仁心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栏目链接,(4)选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提示:比喻既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

4、性,又含义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把人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比做人有四肢,形象地说明了这是人本来就具有的美好品德。如果去扩大充实它们,“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以生活中常见形象作喻体,形象贴切。,栏目链接,选文3中,用日常生活知识“苟为不熟,不如荑稗”,来比喻说明“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即具备了仁义之心还要发扬光大它们,否则,就如同种子没有生长成熟。选文6中,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把“仁”比作安适的住宅,把“义”比作正确的道路,而“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不居心于仁,行不由义,实

5、在可悲。,栏目链接,(5)选文是如何运用排比进行分析的?,提示:孟子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排比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栏目链接,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栏目链接,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